首页> 中文学位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P2P存在地域歧视吗?
【6h】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P2P存在地域歧视吗?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 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框架安排

2.相关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2 国内研究综述

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P2P地域歧视的概况

3.1 互联网金融兴起的原因

3.2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概况

3.3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3.4 P2P网络借贷的发展概况

3.5 P2P网络借贷平台地域歧视状况

3.6 P2P网络借贷平台“人人贷”概况

4.相关理论借鉴与分析以及研究假设

4.1 信息不对称理论

4.2 金融排斥理论

4.3 P2P网贷平台地域歧视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实证研究

5.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5.2 变量定义及选取

5.3模型的设定

5.4 描述性统计分析

5.5 相关性分析

5.6 回归结果及其分析

5.7 稳健性检验

6.针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P2P地域歧视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6.1 P2P地域歧视研究的结论

6.2 P2P地域歧视研究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在我国的金融领域,由于各个地方金融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以致我国的不同地区存在着融资歧视问题。比如,在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中,上海市的一些银行在进行个贷业务处理时,仿佛达成了一致,都拒绝给福建籍的居民办理贷款业务。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一些银行存贷比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有些地区甚至低至40%左右,贷少存多,导致银行吸收的存款不能有效地用于当地建设,这不仅仅影响了当地银行本身的盈利能力,也使西部地区常常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严峻局面。处于偏远地方的农村与中小微企业也常被传统金融服务拒之门外。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的蒸蒸日上,市场经济发展也日益多元化,传统金融机构在服务上过于拘泥,缺少创新与改变,在借贷上门槛高,业务流程繁琐且办理时间长,广大中小微企业和普通个体居民用户的融资需求很难得到解决。互联网金融P2P网络借贷,一种借款者和贷款者通过网络借贷平台而发生借贷交易的新型融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缓解了传统金融在这点上的服务不足。它最初起源于英国Zopa公司,得益于国外互联网技术与征信系统的有力支持,这种网络借贷模式在国外发展得如火如荼。相比于传统金融,P2P的借贷门槛更低,不像传统金融那样对借款者会有那么多的条件限制;其借贷流程也更方便快捷,对借款者而言,他们能及时的得到融资,对于投资者而言,他们也能将闲余资金进行有效的增值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它较好的解决了广大中小微企业和普通个体居民的融资难题,也活跃了我国的金融市场。随着我国互联网公司技术发展日益成熟,公司规模日益壮大,他们也对金融领域跃跃欲试。
  本研究以P2P网贷平台“人人贷”的2014年至2015年的交易数据为样本,在分别剔除不符合研究目标与信息不全的样本后,最终选取了36021个样本,并借鉴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以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的不同将31个省份的样本划分为4个区域梯度,通过对处于地理位置发达程度不同的借款者,从其借款申请次数的成功率、借款利率、以及借款金额是否有明显差异来研究 P2P网贷是否存在地域歧视,并用OLS模型进行实证回归。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对不同控制变量与自变量进行交互后,对这样的地域歧视现象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并采用了3种不同方式对回归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具体包括:Robust稳健性回归检验;样本重新分组;控制变量变换。结果表明,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 P2P网络借贷依旧存在地域歧视现象。借款者申请借款次数的成功率、借款利率、借款金额与其所处地理位置的发达梯度确实有显著相关性。借款者申请借款次数的成功率与所处的地理位置欠发达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借款者的借款利率与所处的地理位置欠发达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借款金额与所处的地理位置欠发达程度呈显著负相关。通过对不同控制变量与自变量交互后,我们发现仍存在地域歧视现象,但对于那些在地理位置越不发达地区的借款者而言,当其学历越高,其借款利率会越低;当其婚姻状况越稳定,其所能得到的借款金额也会越多;当其财务负债越多,其所能得到的借款金额也会越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