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气候变化对我国旅游流影响研究
【6h】

气候变化对我国旅游流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导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2研究思路与方法

1.3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1.4可能的创新点

2概念、模型界定以及相关研究评述

2.1概念界定

2.2模型界定

2.3相关研究评述

3气候变化对我国旅游流的影响机制分析

3.1气候舒适度变化对旅游流的影响

3.2旅游吸引力变化对旅游流的影响

3.3气候舒适度与旅游吸引力的互补对旅游流影响

4气候变化对我国旅游流影响效应实证分析

4.1全国各省区气候舒适度评价

4.2全国各省气候舒适期及其类型

4.3全国各省区旅游吸引力评价

4.3模型建立与参数估计

5结论与政策建议

5.1主要结论

5.2政策建议

6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6.1研究的不足之处

6.2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当今全世界正在经历一场由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共同影响造成的气候变化,而全球变暖和变暖趋势加快正是这场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对于中国而言,气候变化的进程与全球变暖趋势具有相对一致性,但也存在着明显差别。一方面,中国人口众多、地理环境构成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的客观国情加剧了气候变化风险;另一方面,多年来工业化、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已经对气候条件产生了持续、负面影响,而这些影响亦从工业、农业、林业、渔业等领域传导至居民消费升级密切相关的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极度依赖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甚至有的旅游目的地吸引物本身就是气候条件,所以气候变化对于旅游业的影响无疑是长期、深远的。因此本文选取气候变化对旅游流的影响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气候变化是如何影响气候舒适度感知和旅游吸引力来改变旅游流分布,以及这种影响的大小,在此基础上找寻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本文首先对气候变化、旅游流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分别从气候舒适度和旅游吸引力两个重要传导因素来分析气候变化对旅游流的影响机制;其次结合相应数据形成反映我国气候变化的THI(温湿指数)、WCI(风寒指数)、ICL(着衣指数),并根据这三大指数的计算结果,加权形成综合气候舒适度指数;然后以拉斯海因气候旅游流模型为基础,纳入旅游吸引力等变量,综合分析气候变化对我国旅游流的影响效应;最后提出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提出本文研究思路和方法,阐明本文主要内容和创新等;第二部分是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主要界定气候变化、气候舒适度、旅游吸引力、旅游流等概念的内涵,同时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为本文重点,第三部分着重探讨气候变化对我国旅游流的影响机制,分析气候变化是如何通过影响气候舒适度、旅游吸引力来影响旅游流的分配,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模型;第四部分是实证研究气候变化对我国旅游流的影响效应,分析了我国近几年气候舒适度现状,同时结合模型定量分析我国31个省份气候变化对旅游流的影响;第五部分为结论与政策建议,总结本文主要研究结论,提出我国旅游业相关主题适应气候变化的分析;第六部分为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回顾本文的不足之处以及提出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