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系统仿真的电视机装配线平衡优化研究
【6h】

基于系统仿真的电视机装配线平衡优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应用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2 系统仿真理论及仿真软件

2.1 系统仿真技术的应用及其特点

2.2 系统仿真的类型

2.2.1 连续系统仿真

2.2.2 离散系统仿真

2.3 系统仿真步骤

2.4 Flexsim仿真软件介绍

2.4.1 Flexsim窗口组成

2.4.2 Flexsim术语

2.4.3 Flexsim功能特点

3 电视机装配线现场调查与数据分析

3.1 现状分析及数据收集

3.2 工艺程序分析

3.2.1 工艺程序分析的概念

3.2.2 电视机装配线工艺程序分析

3.3 输入数据分析

3.3.1 剔除异常值

3.3.2 数据分布拟合

4 电视机装配线建模与仿真

4.1 问题描述及建模准备

4.2 仿真模型建立

4.3 仿真模型运行

5 电视机装配线仿真结果分析与平衡优化

5.1 电视机装配线仿真模型分析

5.1.1 电视机装配线瓶颈分析

5.1.2 产能分析

5.2 电视机装配线的平衡优化

5.2.1 平衡优化指标

5.2.2 电视机装配线平衡优化方案

5.3 优化方案的建模及结果对比分析

5.3.1 优化方案仿真

5.3.2 优化前后生产线平衡率对比

5.3.3 优化前后产能分析

5.3.4 综合对比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各工位操作时间值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电子产品的大批量制造过程中,产品的装配线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装配线的平衡率以及生产能力直接影响到整个产品生产的效率和效益问题。本文针对电视机装配线平衡率较低、生产能力欠佳等问题,综合利用工业工程的手法和系统仿真的手段对电视机装配线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提高装配效率和生产能力。
   本课题以某大型家电制造企业的电视机装配线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对其进行现场调查,绘制出工艺程序图和装配线路图;利用秒表时间法收集各个装配工位的操作时间数据;依据三倍标准差原理对工位时间数据进行了剔除异常值的工作;为获取电视机装配线建模仿真所需要数据的最优拟合分布函数,采用Minitab质量统计软件对工位时间进行数据拟合分析,找出了工位时间的相对最优拟合函数。利用Flexsim仿真软件对电视机装配线进行仿真建模,运行仿真模型得到了装配线各个工位的利用率、阻塞率和空闲率,找出了装配线的瓶颈工位;根据装配线现有条件及瓶颈工位状况,提出了电视机装配线A、B两种优化方案;再次利用Flexsim仿真软件对两种装配线优化方案实施建模仿真分析,并对两种优化方案和原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是两种优化方案均提高了装配线的平衡率和生产能力。综合考虑后B方案优于A方案。生产合格品数量由原来的179.86台/小时,提高到243.63台/小时,生产能力改善效果显著,其中B方案生产线平衡率也由原方案的63.48%提高到84.18%,提高了32.61%。由此可见,利用系统仿真的手段可以对电视机装配线进行改善研究,并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