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姚莹经边实践及其思想研究
【6h】

姚莹经边实践及其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四川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及使用授权声明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姚莹关注边政的深厚渊源及其早期对西北与域外史地的关注

第三章姚莹对东南边防的经略及体现的治边思想

第四章姚莹对西南边防尤其是祖国西部边陲的经略及体现的治边思想

第五章姚莹治边思想的基本内容、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研究生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遵照“详人所略,略人所详”的原则,以姚莹辗转奔波祖国西北边疆、东南海疆以及西南边疆的为官经历和边疆史地研究为中心,展示其所处嘉道时期社会环境及清代治边政策,描述其经边实践,述评其经边思想。 姚莹出生时清朝社会危机四伏,已陷入日之将夕的封建末世,而姚莹所处的桐城世族也处于衰败之中。严峻的社会危机强烈的影响和刺激着姚莹,他在家学的熏陶下,在朋辈的激励下,在时局促动下,开始关心时事利弊、关注边政,走上了经世致用的边疆史地研究之路。 1808年,姚莹虽然幸运地考中进士,但依照清制,姚莹所中名次只能在外省待缺。此后,从1809年到1814年姚莹一直活动在广东地区,过着游幕生活,但这却给他提供了接触封疆大吏和中下层官僚、了解各种急迫的社会问题和海疆形势的大好机会,并萌发了初步的治边治略和治边思想。 自1816年开始,姚莹先后出任福建平和、龙溪、台湾知县,并摄噶玛兰通判,他运用恩、威、信、法等治术,采取宽严相济的方针,对福建地方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进行治理,稳定了东南社会的秩序,博得了士民好评。 有了一定治理经验和声誉后,姚莹一路升迁,1837年任台湾道员。他继续沿用以往治术,因地制宜地平定了台湾内乱与外患。通过参加反击英国侵略的鸦片战争,姚莹加深了对英国等海外国家的认识,并清醒地意识到了解学习西方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积极投入有关海外情事的研究之中。 随后,姚莹“因功”贬官四川,处理西藏宗教纠纷。以其所见所闻,姚莹写成有关西藏史地、世界史地、西藏民事宗教等的边疆史地著作《康輶纪行》。此书以姚莹解决藏地宗教纠纷的经边实践为主线,同时揭露了英国对西藏的觊觎和英俄在我国边疆地区地争夺,并提醒清廷加强边防,以图“制夷之策”,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因此,纵观姚莹转仕祖国边疆的一生,可以看出,他既是鸦片战争前后的一位爱国官员,还是一位开时代风气的学者;既是一位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更是一位在抵抗外侮与团结边疆兄弟民族方面取得了辉煌胜利、做出了重大成就的经边政治家,他和同时代人兴起的究心时政、关注边政的潮流在中国近代学术史、思想史、政治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