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开放性课程资源在地理课程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6h】

开放性课程资源在地理课程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0研究背景及意义

0.1研究背景

0.1.1国际课程改革的现状和趋势

0.1.2我国课程改革的现状、特点及趋势

0.2存在的问题

0.3研究意义

0.4研究的理论基础

0.5课题研究的目标

0.6本文的创新性

1开放性课程资源的内涵及功能

1.1开放性课程资源的内涵、种类及使用原则

1.1.1关于资源的界定

1.1.2关于课程资源的界定

1.1.3地理课程资源的含义

1.1.4关于开放性地理课程资源的界定

1.1.5开放性地理课程资源的种类

1.1.6在使用地理课程资源时应依据原则

1.2开放性课程资源的功能

1.2.1有利于教师改善教学方法

1.2.2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1.2.3有利于德育教育

1.2.4有利于贯彻素质教育

2地理课程改革与开放性课程资源的关系

2.1地理课程改革为开放性课程资源的使用提供了空间

2.2开放性课程资源的使用促进了地理课程改革

3开放性课程资源利用的研究现状

3.1国际地理课程改革现状研究

3.2我国地理课程标准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要求

3.3研究综述

4开放性地理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及实践

4.1开放性地理课程资源在教学中运用的可能性分析

4.1.1开放性地理课程资源运用的可能

4.1.2开放性地理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

4.1.3开放性地理课程资源运用的效果

4.2开放性地理课程资源教学实践的主要方式

4.2.1地理实践活动再度兴起的背景

4.2.2地理实践活动的内涵

4.2.3如何进行地理实践活动

4.3开放性地理课程资源教学实践优势

4.3.1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4.3.2有利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4.3.3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5开放性课程资源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反馈

5.1问卷调查

5.2对比研究

6总结

6.1研究的成果及启发

6.2存在的不足

6.3拟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参考文献

附录

致 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都十分重视课程改革,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成一种趋势: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注重知识与生活经验的联系;关注学习过程和学生的体验;加强了实践活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中小学教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于基础课程和教材问题明确了改革的基本思路,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基础教育的改革应当适应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需要,体现素质教育特征,它具有基础性、民主性、选择性和开放性。开放性是指基础教育的课程资源不限于书本里和课堂上,学校、家庭、社会当中有着更为丰富的课程资源。除了要充分运用教材和在课堂上进行教育和教学,还要引导学生紧密结合生活实际,从校园里、家庭中、社会上获取教育和教学所需要的信息,进行各种必要的实践活动。
   本研究从开放性课程资源(诸如插图、挂图、标本、地理模型、投影片、课件、实验器材、野外观察、考察、新闻资料、文章典籍等)在地理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出发,利用问卷调查、对比研究及文献检索等形式,研究开放性课程资源运用的效果,能极大地改变传统单一的以教材和地图册为主的教学模式,能真正地让学生明白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老师合理开发、选择,并使用开放性课程资源,就会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上升为自觉学习的“主体”位置,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综合能力就会大大增强,并使学生从地理课的学习延伸影响至其他学科的学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