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成都市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6h】

成都市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1.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法

1.4.2 访谈法

1.4.3 问卷调查法

1.4.4 数理统计法

1.5 研究现状

1.5.1 国内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研究现状

1.5.2 成都市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研究现状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2.结果与讨论

2.1 国内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现状的调查结果

2.1.1 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对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态度

2.1.2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中场地器材情况

2.1.3 成都市高校的场地器材投入满意度调查

2.2 成都市部分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现状的调查结果

2.2.1 各高校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情况

2.2.2 成都市各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形式

2.2.3 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健康跑的调查

2.3 成都市部分高校在校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情况调查结果

2.3.1 高校学生喜爱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调查

2.3.2 高校学生对于健康含义的理解情况

2.3.3 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段与运动时间

2.3.4 成都市各高校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频率

2.3.5 学生对参与体育运动的满意度调查

2.3.6 各高校学生对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调查

2.3.7 成都市各高校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兴趣调查

2.3.8 制约高校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因素调查

2.3.9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2.4 成都市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教职工参与体育锻炼状况

2.4.1 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调查

2.4.2 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空间范围

2.4.3 高校教职工喜爱参与的体育项目调查

2.4.4 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

2.4.5 制约高校教工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

3.成都市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宣传力度不够

3.2 场地器材影响“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3.3 各高校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不够

3.4 高校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激情不高

3.5 应试教育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相冲突

4 结论与解决对策

4.1 结论

4.1.1 多种因素阻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4.1.2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频率因素

4.1.3 阳光体育监督机制的缺少

4.1.4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经费的不足

4.1.5 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形式

4.1.6 高校教职工组织形式

4.2 解决对策

4.2.1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4.2.2 建立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新模式

4.2.3 加大场地与体育设施的投入经费

4.2.4 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评价体系

4.2.5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

4.2.6 充分发挥高校体育社团的作用

4.2.7 高校“阳光体育”与拓展训练结合

4.2.8 高校教职工成立教职工体育协会

参考文献

附录1:成都市高校学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调查问卷(学生问卷A)

附录2:成都市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现状的调查问卷(教师问卷B)

后记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中共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于2007年5月份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文件,文件指出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必要性。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使得“阳光体育运动”在各地各校开展得并不均衡,“阳光体育运动”没有从实质上得到很好地展开。高校体育教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终点站”,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展好“阳光体育运动”将对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力,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助力。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阳光体育运动”的大力开展也为我国体育教育事业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学校体育工作加大力度,同时“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也将引起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应对性变化,教学模式的改进,教学内容的丰富,场地与器材的投入使得学校体育工作得到系统的整合,更加适合当今社会培养全面人才的需要。高校顺利开展与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对于加强学生体质健康培养,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至今,关于“阳光体育运动”的相关论文的数量越来越多。为了了解与掌握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刀的现状与现阶段的研究方向,本人通过对几年来国内学者就“阳光体育运动”研究出相关论文的收集与整理,试图对我国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进行一个大致的了解,并理出一条研究的脉络。通过对成都市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阻碍、制约成都市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观与客观因素,分析原因的形成并找出形成该原因的根源。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学生访谈、数理统计、实地考察、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成都市包括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四川师范大学在内的几所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并从中找出现实存在的问题以及力图解决相应问题的方法。为推动成都市高校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更好开展提供更多理论依据。对成都市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在研究过程中得出了以下结论:⑴调查得出,在“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过程中大多数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系统的行动计划以及实施细则,总体现状不容乐观,但考虑到工作的开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相对来说还是得到了一定成效。⑵调查研究得出,高校体育教育应加强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提高自觉观念作为重点,而且要加大资金投入,扩增体育锻炼设施。本文通过对影响成都市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因素的调查与研究,找出原因在于体育的专项经费投入不够,场地器材的缺乏,锻炼氛围不够,不良体育观念,网络文化的冲击与不良生活方式,学生体育意识的缺乏以及学习与就业压力等方面的影响。其中学校的体育专项经费投入不足和场地与器材的缺乏成为制约阻碍成都市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⑶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安全因素也不容忽视,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出现一些体育伤害的事情,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由于自身原因造成伤害事故引发的纠纷给学校和教师本身带来沉重的影响,教师的无论是体育教学工作还是在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过程中,都从不同程度受到了限制,很多相对危险的项目就无法实施。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高校的体育教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所以高校体育教育的模式应该与“终身体育”意识的方向相适应。在高校的体育教育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过程中,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观与价值观,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