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近郊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服务价值研究——以龙泉驿区为例
【6h】

城市近郊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服务价值研究——以龙泉驿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LUCC)研究进展

1.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进展

1.2.3 研究评述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内容、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条件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2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2.2.1 研究内容与方法

2.2.2 技术路线

3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3.1 土地利用时空演化分析

3.1.1 土地利用时间变化

3.1.2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

3.2 土地利用演化影响因素分析

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4.1 建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体系

4.1.1 评价模型选取

4.1.2 评价指标选取

4.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及变化

4.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及时间演变

4.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演变

4.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化成因分析

4.3.1 地区生产总值影响分析

4.3.2 土地利用变化因素分析

5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关性及变化意义研究

5.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自相关分析

5.1.1 空间权重矩阵建立

5.1.2 全域空间自相关

5.1.3 局部空间自相关

5.1.4 局部空间双变量自相关

5.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关性结果分析

5.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差异分析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城市化进入快车道以来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问题对人身健康带来的直接后果已经显现。城市病久久难以解决,必将进一步对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障碍。伴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近郊区域的GDP增长迅速,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发展经济和生态环境间找出平衡点,是越来越值得广大学者所关注的课题。本文生态服务价值研究所指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出区域用地变化而带来的环境服务能力演变趋势。由此看来,对城市近郊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本文以龙泉驿区作为研究区域,借助2000年、2009年和2013年TM、OLI遥感影像和2013年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对遥感影像的预处理,并建立数据库。接着利用GIS软件,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具体区域。最后研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相关性和影响因素,运用Geoda软件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土地利用变化以及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性。最后根据各研究区的发展状况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分布情况,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方向进行了大致划分为三个区域。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龙泉驿区的土地资源利用率已达到99.17%,所有乡镇的土地资源利用率都超过了97%。全区只有极少量的河流水面和丘陵荒草地未被利用,未利用地大多分布在茶店镇。研究时段内耕地共减少了3379.49hm2,建设用地加了6060.95hm2。水域和林地也分别减少了1670.43hm2和1404.69hm2。草地增加了6.14hm2,交通用地增加了387.36hm2,裸地增加了0.16hm2。海拔、政策、交通、极化效应等因素是龙泉驿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
  (2)2000年-2013年研究区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共计减少了14694.12万元,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了2066.32万元、城乡建设用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了3256万元、水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了6794.72万元、林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了2715.82万元,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了3.93万元、交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了134.8万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表现出大幅下降的趋势。
  (3)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都呈空间正相关,存在明显的集聚性。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率和地区生产总值发展速度、人口增长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相关,与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在了解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分布情况后,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方向大致划分为经济发展区、农业生产区和生态保护区三个区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