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杉木林草间作初期林下土壤理化性质及水土保持研究
【6h】

杉木林草间作初期林下土壤理化性质及水土保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引言

1.林草间作研究概况

1.1林草间作的研究概况

1.1.1对林草间作系统效益的研究

1.1.2林木和牧草种间关系的研究

1.1.3林草复合系统的结构

1.2林草间作对土壤改良的作用

1.2.1林草间作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1.2.2林草间作对土壤养分状况改善的作用

1.3牧草对水土保持效果的研究

1.4杉木间作的研究进展

2.实验地基本情况

2.1研究区概况

2.2实验地条件

3.研究内容与方法

3.1供试材料

3.2实验设计

3.3研究内容与方法

3.3.1林分及标准地调查

3.3.2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3.3.3径流测定

4.结果与分析

4.1林草间作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的效果评价

4.1.1土壤容重

4.1.2土壤孔隙度

4.1.3田间持水量

4.2林草间作对土壤化学性质影响的效果评价

4.2.1土壤有机质

4.2.2土壤全N

4.2.3土壤速效N

4.2.4土壤全P

4.2.5土壤全K

4.3各牧草的水土保持能力比较

4.3.1全年地表径流及产沙量比较

4.3.2次降雨过程水土流失动态分析

5.结果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实验以杉木和不同牧草的搭配为实验因素,以杉木林下无草地(空白)作为对照,分别种植多年生黑麦草、扁穗牛鞭草、白三叶、紫花苜蓿四种牧草,从而形成四种林草间作模式。在不考虑杉木的影响下,只考虑林下牧草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另在试验区设置坡面人工径流小区,每个小区种植扁穗牛鞭草、鸭茅、紫花苜蓿、菊苣,并以农耕地(玉米)和裸地为对照,观察不同植被类型的水土保持状况,结果表明:  1、四种牧草和杉木间作初期对土壤物理性质改良的研究表明,四种牧草的播植均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质。  2、四种牧草和杉木间作初期土壤化学性质改良的研究表明,扁穗牛鞭草和黑麦草两种禾本科牧草对土壤有机质的消耗较大,一年前后分别减少0.332%和0.228%。  3、各牧草的水土保持能力研究表明,良好的植被覆盖能有效的减少水土流失,不同的植被类型对径流特征和产沙量有很大的影响。参试牧草中,扁穗牛鞭草小区在全年和次降雨中的产流产沙量最少。各小区径流量达峰值的时间比降雨强度达峰值的时间约迟10min。扁穗牛鞭草推迟20分钟。在降雨过程中扁穗牛鞭草的径流量变化一直较平缓,其余各小区曲线起伏较大,菊苣、农耕地(玉米)的径流量受降雨强度的影响也较大,裸地最为明显。有植被覆盖的径流小区径流中泥沙含量明显低于裸地小区。农耕地和各牧草小区在径流中的泥沙含量方面差异不大。有植被的小区径流量和产沙量均低于无植被的小区,而在有植被的小区,扁穗牛鞭草的保水固土能力又明显优于其它植被。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