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犬细小病毒四川株的分离鉴定与VP2结构蛋白基因变异性研究
【6h】

犬细小病毒四川株的分离鉴定与VP2结构蛋白基因变异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前言

文献综述:犬细小病毒研究进展

第二章试验内容

实验一、四川地区犬细小病毒分离与鉴定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实验二 犬细小病毒VP2基因的克隆、测序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本文采用F81细胞从四川地区送检的5份肠炎犬病料中分离出2株细小病毒,经形态学、理化学、生物学和分子病毒学等鉴定,结果这2株病毒均能在F81细胞上生长,产生细胞肿胀、变圆、破碎、脱落等细胞病变;病毒粒子呈立体对称,直径为20-24nm,无囊膜,抗氯仿,耐酸,耐热,能被5-IUDR抑制,可凝集猪、马、猫的红细胞,不能凝集人、鸡、豚鼠、兔的红细胞,HA试验能被抗CPV的特异性抗体所抑制,用犬细小病毒(CPV)特异性引物对2株病毒进行PCR扩增,能够扩增出CPV特异性片段,并且所分离病毒能够感染犬。鉴定结果证明这2株病毒均为CPV,CPV在我国四川地区犬群中仍广泛存在。 对所分离的2株CPV进行基因型分析。采用PCR 方法扩增了2株犬细小病毒(CPV)VP2全基因和部份基因片段,通过序列测定和DNAStar软件分析,结果我国四川地区的CPV分离株也存在基因变异现象,发现在CPV-2a、CPV-2b基础上进一步进化产生的新的变异株。但其确切的生物学意义尚不清楚。我国四川地区的CPV与所报道国外参考毒株的核酸的同源性超过96%,没有形成明显的中国CPV分支,进化方式与文献报道的进化方式一致。该研究是首次从分子水平上,针对我国西部地区犬细小病毒的变异情况进行调查,初步了解了我国四川地区CPV的进化及其流行状况,为有效的防制CPV提供了实验数据。 通过对四川地区CPV分离株的变异研究发现,CPV进化和变异的趋势与国外基本一致。通过基因进化树的分析表明,国内外的CPV起源于共同的祖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