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绵阳市刘家镇桃子园村实证分析
【6h】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绵阳市刘家镇桃子园村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前言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3研究文献综述

1.4研究内容

1.5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述

2.1基本内涵

2.2基本目标

2.3本质特征

3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3.2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标的构建原则

3.2.1全面性与突出重点相协调的原则

3.2.2目的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3.2.3可比性和动态发展性原则

3.2.4可操作性原则

3.3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1反映生产发展的指标

3.3.2反映生活宽裕的指标

3.3.3反映乡风文明的指标

3.3.4反映村容整洁的指标

3.3.5反映管理民主的指标

4实证分析—以绵阳市刘家镇桃子园村为例

4.1研究区概况

4.2评价方法

4.3结果与分析

4.3.1评价结果

4.3.2分析与结论

4.4措施与建议

4.4.1多渠道建设现代农业

4.4.2全力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4.4.3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4.4.4不断健全农村民主法制

4.4.5全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

5讨论

5.1个别评价指标的确定还有待商榷

5.2评价指标的标准值确定还需完善

5.3指标权重的确定应力求准确和客观

6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 谢

附表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权重咨询表

展开▼

摘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全国的重中之重。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在对国际、国内形势正确分析和判断以及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这既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也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深化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探索与实践。它是一个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等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因此,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目标,建立一套能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内涵,突出高起点、全方位、多层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更全面、科学、合理、客观地反映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和进程,监测、评价与指导这一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先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探讨入手,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与本质特征。然后,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与总目标出发,结合现有评价指标体系,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完善了包括粮食商品率、农村恩格尔系数等21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这一指标体系对绵阳市刘家镇桃子园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程度进行了实证,验证了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可操作性与实用性,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尤其是西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 (1)刘家镇桃子园村新农村建设程度为64.34%,其新农村建设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 (2)该村新农村建设五领域发展不均匀,在管理民主、乡风文明这些项目上虽然搞得有声有色,但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领域中这些“硬指标”上的发展却明显滞后。 (3)该村的新农村建设在一些“硬指标”上,还有亟待加强的地方。比如:该村“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比例”这个反映农村经济集约度的硬性指标,对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但从实践过程看,似乎不太理想;“特色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反映了当前国家改变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主导产业的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方面,它的实现率达到了60%,也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的实现率仅仅为26%。 (4)加快该村的新农村建设,当前的主要对策是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多渠道建设现代农业、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健全农村民主法制和全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