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路建设临时用地土地复垦规划研究——以四川省道306线改建为例
【6h】

公路建设临时用地土地复垦规划研究——以四川省道306线改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1.2.3 土地复垦技术

1.3 论文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公路建设临时用地影响分析

2.1 施工方法和工艺

2.1.1 路基工程

2.1.2 桥、涵施工

2.1.3 隧道工程

2.1.4 砼工程

2.1.5 排水及防护工程

2.1.6 滑坡防护工程

2.1.7 弃渣场堆放工艺

2.1.8 取土场取土工艺

2.2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2.2.1 对地表影响

2.2.2 对地下水影响

2.2.3 对土壤影响

2.2.4 对生物影响

3 公路建设临时用地土地复垦分析

3.1 复垦必要性分析

3.2 可持续发展对土地复垦的要求

3.2.1 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土地复垦的要求

3.2.2 经济可持续发展对土地复垦的要求

3.2.3 生态可持续发展对土地复垦的要求

4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4.1 土地适应性评价单元类型划分的原则

4.2 单元类型划分方法的确定

4.3 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参评因素的选择

4.4 评价等级划分

5 复垦配套模式分析

5.1 土地破坏方式分析

5.2 农林草配套模式

5.3 果林草配套模式

5.4 建筑林草配套模式

6土地复垦草配套模式

6.1 土地复垦工程规划建设标准

6.1.1 土地平整工程

6.1.2 农田水利工程

6.1.3 田间道路工程

6.1.4 其他工程

6.2 土壤改良技术

7 土地复垦规划实例分析

7.1 项目区基本情况

7.1.1 公路建设基本情况

7.1.2 项目区概况

7.2 公路建设破坏土地现状分析

7.3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7.4 项目区土地复垦用地布局

7.5 土地复垦工程技术措施

7.5.1 土地平整工程

7.5.2 田间道路工程

7.5.3 农田水利工程

7.5.4 其他工程

8 项目实施效果评价

8.1 项目投资预算

8.2 效益分析

8.2.1 社会效益分析

8.2.2 生态效益分析

8.2.3 经济效益分析

9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我国现有人均耕地不到世界人均数的1/4,人地矛盾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国家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公路作为保持经济联系和协调社会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加快其建设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但是公路建设大规模的进行,也伴随着大片土地遭到破坏和压占。面对公路占地和土地资源不足的现状,本着“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把因公路建设而遭到破坏的土地进行合理的土地复垦,为公路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协调发展,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 (1)公路建设临时用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对地表地形的影响、地下水、土壤、生物等产生影响,公路施工过程形成的临时用地会导致地表地貌重塑、地表径流重新分配、部分地区地下水位抬升、土壤组分比例失调、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等。 (2)从国家有关复垦规定及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出发,得出公路建设形成的临时用地进行复垦具有必要性。复垦土地的复垦方向(耕地、林地、建设用地等),通过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得出。 (3)在适宜性评价结果的指导下,按照待复垦土地所在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土地破坏形式、破坏程度及复垦土地利用方向,构建了农林草配套模式、果林草配套模式、建筑林草配套模式等适合不同地形、气候以及地区生产条件的生态利用模式。 (4)以生态模式为出发点,适合公路建设临时用地复垦的工程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工程技术、田间道路工程技术、农田水利工程技术及土壤改良措施技术等。 (5)以四川省省道306线改建建设项目临时用地土地复垦为实例,306线改建建设项目占用临时用地27.52 h㎡,根据公路建设所经地区的地形、气候及生产力条件情况以及土地的适宜性评价结果,不同模式对比分析,以“农林草”配套模式为主的最优配套模式进行土地复垦规划;以三大工程技术为平台,配套建设提高生产力与生产效率的路、沟、渠等基础设施,项目区共规划新建生产路8条,设计9条排水沟(采用D40“U”型槽),过路涵管布置92处,植树约5408株,种草约43.29kg,新增收益为46.56万元/年。 通过模式与技术相结合,科学、合理地规划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使破坏的生态系统得以重建,减低的生产力得以恢复,将项目区建设成为以粮食生产为主,兼具复垦区的水土保持,与当地大农业形成和谐健康的农业体系,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著录项

  • 作者

    罗雅倪;

  •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
  • 学科 农业推广·土地资源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夏建国,何健;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土地问题;
  • 关键词

    公路建设; 土地复垦规划; 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