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纳米生物农药——6%烟碱微胶囊包载缓释剂的制备与药效评价
【6h】

纳米生物农药——6%烟碱微胶囊包载缓释剂的制备与药效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文献综述

1.1 生物农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1.1.1 生物农药的定义域概念

1.1.2 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1.1.3 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

1.2 烟碱与其研究应用现状

1.2.1 烟碱的概念

1.2.2 烟碱的理化性质

1.2.3 烟碱的杀虫作用机理

1.2.4 烟碱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现状

1.3 纳米技术在农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1.3.1 纳米技术的概述

1.3.2 纳米技术在农药领域的研究背景

1.3.3 纳米技术在农药领域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6%纳米烟碱微胶囊包载缓释剂的制备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6%烟碱微胶囊包载缓释剂的产品性质

2.2.2 6%烟碱微胶囊包载缓释剂质量指标

2.3 结论与讨论

3.6%烟碱微胶囊包载缓释剂室内生物活性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6%烟碱微胶囊包载缓释剂对烟蚜的毒力测定

3.2.2 6%烟碱微胶囊包载缓释剂对甘蓝蚜虫的毒力测定

3.2.3 6%烟碱微胶囊包载缓释剂对烟青虫的毒力测定

3.2.4 6%烟碱微胶囊包载缓释剂对甘蓝菜青虫的毒力测定

3.3 结论与讨论

4.6%烟碱微胶囊包载缓释剂对小麦室内安全性评价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发芽率和出苗率调查结果

4.2.2 生长速率抑制率的结果调查

4.2.3 作物药害症状的观察

4.3 结论与讨论

5.6%烟碱微胶囊包载缓释剂田间药效及安全性评价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6%烟碱微胶囊包载缓释剂防治烟草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5.2.2 6%烟碱微胶囊包载缓释剂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5.2.3 6%烟碱微胶囊包载缓释剂防治甘蓝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5.2.4 6%烟碱微胶囊包载缓释剂防治黄瓜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5.2.5 6%烟碱微胶囊包载缓释剂防治棉花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5.2.6 6%烟碱微胶囊包载缓释剂防治烟草烟青虫田间药效试验

5.2.7 6%烟碱微胶囊包载缓释剂防治烟草斜纹夜蛾田间药效试验

5.2.8 6%烟碱微胶囊包载缓释剂防治甘蓝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

5.2.9 6%烟碱微胶囊包载缓释剂防治甘蓝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5.3 结论与讨论

6.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将植物源生物农药——烟碱作为囊芯,利用天然的高分子聚合材料——壳聚糖作为囊壁,经过烟碱的预分散、纳米壳聚糖的溶胶等系列纳米化包载技术,制备出了纳米生物农药——6%烟碱微胶囊包载缓释剂。同时,完善了6%烟碱微胶囊包载缓释剂制备的工艺,明确了6%烟碱微胶囊包载缓释剂的产品性质,制订出了6%烟碱微胶囊包载缓释剂的质量指标,为6%烟碱微胶囊包载缓释剂的产业化开发奠定了基础。
  对烟草蚜虫、甘蓝蚜虫、烟草烟青虫和甘蓝菜青虫的室内毒力测定表明:6%烟碱微胶囊包载缓释剂的LC50分别为0.0729mg/L、0.0931 mg/L、2.7773mg/L和3.0106mg/L。其杀虫效果与未纳米化处理的40%硫酸烟碱乳油的比较效果显著,但防效略低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和48%毒死蜱乳油。
  对内麦836、绵麦37和川麦42三种小麦安全性测评表明:6%烟碱微胶囊包载缓释剂在600、700和800倍液浓度下对三种小麦的发芽抑制率低于5%以下,小麦的发芽和出苗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三种小麦的生长速率没有明显影响,生长抑制率在3%以内;同时,在三种小麦的生长期间没有明显药害症状出现,小麦生长正常。
  2012年~2013年,在四川省的米易县、冕宁县、筠连县、蒲江县、泸州市纳溪县和射洪县开展的对烟草蚜虫、烟草烟青虫、烟草斜纹夜蛾、甘蓝蚜虫、甘蓝菜青虫、甘蓝小菜蛾、小麦蚜虫、黄瓜蚜虫、棉花蚜虫9种害虫的田间药效评价表明:6%烟碱微胶囊包载缓释剂在40ml/667m2剂量下,对蚜虫类害虫特别是对烟草蚜虫、甘蓝蚜虫和小麦蚜虫有很好的防效,其速效性,即施药后1天的平均防效均在83%以上,明显优于未纳米化处理的40%硫酸烟碱乳油40ml/667m2剂量的平均防效,略低于生产常用化学农药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g/667m2和3%啶虫脒乳油60ml/667m2的平均防效;其持效作用,即施药后28天平均防效仍高达90%以上,同样明显优于未纳米化处理的40%硫酸烟碱乳油40ml/667m2剂量的平均防效,同时,略高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和3%啶虫脒乳油60ml/667m2的平均防效。在60ml/667m2剂量下,对烟青虫、斜纹夜蛾、菜青虫和小菜蛾鳞翅目害虫,特别是对烟草烟青虫和甘蓝菜青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速效性,即施药后1天的平均防效均在85%以上,明显优于未纳米化处理的40%硫酸烟碱乳油60ml/667m2的平均防效,略低于生产常用化学农药2.5%溴氰菊酯乳油40ml/667m2剂量和48%毒死蜱乳油80ml/667m2剂量的平均防效与1.8%阿维菌素乳油30ml/667m2的平均防效相当;其持效作用,即施药后21天的平均防效仍高达90%以上,同样,明显优于未纳米化处理的40%硫酸烟碱乳油60ml/667m2剂量的平均防效,同时,也略优于生产常用化学农药2.5%溴氰菊酯乳油40ml/667m2剂量和48%毒死蜱乳油80ml/667m2剂量的平均防效,与1.8%阿维菌素乳油30ml/667m2的平均防效相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