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景观规划研究——以简阳三岔湖为例
【6h】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景观规划研究——以简阳三岔湖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旅游业发展迅速

1.1.2 我国水利风景区发展迅速

1.1.3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景观规划研究的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理论研究

1.3.2 实地调研

1.3.3 实践探讨

1.4 论文基本框架

2 水利风景区研究

2.1 水利风景区概述

2.2 国内外发展研究动态

2.2.1 水利研究进展

2.2.2 水库及大坝的研究进展

2.2.3 水利风景区研究进展

2.3 水利风景区与其他景区的区别

2.4 水利风景区发展现状

2.4.1 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现状

2.4.2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发展现状

2.5 水利风景区景观资源分类及保护

2.5.1 水利风景区景观资源分类

2.5.2 水利风景区景观资源保护

3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景观规划研究

3.1 相关理论对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景观规划的指导

3.1.1 风景区规划理论

3.1.2 景观生态学理论

3.1.3 LAC理论

3.1.4 景观规划理论

3.2 景观格局与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景观规划的关系

3.2.1 景观空间格局——景观的共生

3.2.2 景观的时间格局——景观格局的动态演变

3.2.3 时间的跳跃——景观的突变

3.3 景观肌理与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景观规划的关系

3.3.1 景观肌理的概述

3.3.2 水利风景区常见景观的肌理分析

3.4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归纳

4 实例研究——三岔湖水利风景区景观规划

4.1 项目前期分析

4.1.1 项目背景

4.1.2 区域位置

4.1.3 基地现状分析

4.1.4 发展优劣势分析

4.2 指导思想及目标定位

4.2.1 指导思想

4.2.3 目标定位

4.3 三岔湖水利风景区景观规划

4.3.1 总体布局规划

4.3.2 总体功能分区

4.3.3 绿地系统规划

4.3.4 交通道路规划

4.3.5 景观季相性规划

4.4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构成要素的肌理特征分析

4.4.1 山体肌理分析

4.4.2 农田肌理分析

4.4.3 水域肌理分析

4.4.4 湖岸带(滨湖区域)消落带

4.4.5 湿地肌理分析

4.4.6 岛屿与半岛的规划策略

4.5 七大功能区节点的景观设计

4.5.1 水库文化体验区

4.5.2 民俗文化体验区

4.5.3 生态农业园区

4.5.4 湿地公园

4.5.5 文化创意休闲区

4.5.6 国际会议度假区

4.5.7 国际休闲运动度假区

4.6 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腾飞带动了旅游业的的迅猛发展,水利风景区的出现和发展如沐春风。各地水利风景区的规划建设取得了很多经验和研究成果。通过分析我国水利风景区的发展现状及国际水利工程、水资源、水库大坝的建设及研究现状,从中获取经验和研究方法。
  水利风景区的六大类型中,水库型水利风景区依托水库资源,在其数量巨大的基础上开发和建设的成果也很多。目前水利风景区的建设逐渐兴起,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日益凸显: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资源同质化,造成各地景区大同小异;规划过程中,对地域的生态格局和基地肌理重视及保护不足;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生态格局破坏等。
  本文通过对景观格局的分析,探讨景观的空间存在形式对景观效果的影响。同时对景观肌理进行解析,对水利风景区的景观肌理进行了归纳。分析从设计伦理到生态、景观的过程,探讨景观规划过程中景观伦理的缺失及其成因。研究成果如下:
  (1)阐述了国内外水利风景区、水资源开发及水库大坝的建设发展现状;总结归纳了水利风景区的特征及景观资源分类情况。
  (2)归纳提炼了水库型水利风景区规划的相关理论,分析水库型水利风景的空间格局特征,着重分析水域空间的格局形式;探讨格局的演变对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景观的影响,着重分析了空间的演变所造成的景观差异;从生态演替的角度论述了景观突变的原因及表现形式。
  (3)从景观设计及生态格局的角度,分析景观肌理的重要性,并将水利风景区常见的景观肌理归纳为:山体的肌理、水域的肌理、农田的肌理、湿地的肌理、植物的肌理。
  (4)以四川简阳三岔湖(三岔水库)作为研究实例,以将其建设成为国家水利风景区为目标进行规划设计。分析景观资源现状及区位条件,进行景区竞争优势度分析,并作出总体规划。以三岔湖景观肌理的特征为基础,完成了新增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
  在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景观规划建设中,要在保护生态格局的前提下,遵循保护优先,科学建设的原则,依循基地肌理,挖掘自然和人文资源,将其转化为景观特色,从根本上提升景区的品质和吸引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