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川不同小麦品种的生物活性物质及抗氧化特性的基因型与环境及其互作效应分析
【6h】

四川不同小麦品种的生物活性物质及抗氧化特性的基因型与环境及其互作效应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文献综述

1.1 小麦的生物活性物质及抗氧化特性

1.1.1 膳食纤维

1.1.2 植酸

1.1.3 自由基对人体的危害

1.1.4 抗氧化机理

1.2 基因型与环境及其互作对小麦的生物活性物质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1.2.1 基因型与环境及其互作对小麦的总酚含量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1.2.2 基因型与环境及其互作对小麦的植酸含量的影响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小麦总酚及抗氧化特性的研究进展

1.3.2 小麦植酸的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抗氧化物质的提取

2.2.2 总酚含量的(Total phenolic content,TPC)测定

2.2.3 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2.2.4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2.2.5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2.2.6 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2.2.7 植酸含量的测定

2.2.8 气象数据

2.2.9 数据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品种对小麦的生物活性物质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3.2 不同环境对小麦的生物活性物质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3.3 基因型与环境及其互作对小麦的生物活性物质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3.3.1 对植酸含量的影响

3.3.2 对总酚含量的影响

3.3.3 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3.3.4 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3.3.5 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3.3.6 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3.4 不同小麦品种生物活性及抗氧化特性稳定性分析

3.5 环境因子与生物活性物质以及抗氧化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3.5.1 土壤数据

3.5.2 环境因子与小麦的生物活性物质及抗氧化特性的相关分析

3.5.3 小麦的生物活性物质及抗氧化性特性间的相关分析

4.讨论

4.1 基因型对小麦的生物活性物质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4.2 环境对小麦的生物活性物质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4.3 基因型与环境及其互作对小麦的生物活性物质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4.4 小麦的生物活性物质及抗氧化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小麦(Triticum aestivum)是我国三大主粮之一,其种植区域广泛,各地从南到北、从平原到山区,几乎所有农区无不栽培小麦。在我国,小麦主要作为面粉的原料,可制作面条、馒头、面包、饼干等食物;小麦发酵后可酿造啤酒、酒精或生物燃料等,可见小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对小麦的研究意义重大。目前对小麦营养品质研究主要集中于与饼干、面条、面包等加工品质及育种之间相关的蛋白质、淀粉品质上面,而对小麦的生物活性物质和抗氧化特性的研究甚少。本文根据生态、土壤、地形等条件选择能够代表四川麦区的7个地区,分别在2012年和2013年,以过去10年通过或表现优异的适宜在四川省域范围内推广的28个小麦品种(系)为供试材料,对小麦中的植酸含量、总酚含量、ABTS·+自由基清除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进行了测定,对小麦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小麦生物活性物质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希望找出生物活性物质及抗氧化特性稳定性好的小麦及适合作为高抗氧化特性小麦育种基地的地区,主要实验结果如下:
  1、从两年7点的小麦生物活性物质及抗氧化特性的方差分析可知,生长环境是影响小麦的植酸含量、总酚含量、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的主要因素,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对小麦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较大。
  2、从生长环境对小麦生物活性物质及抗氧化特性的相关分析得出,小麦中植酸含量、总酚含量、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及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与积温、有效日照时数、日最高温度及日最低温度的相关性高。
  3、小麦在营养生长期与全生育期对小麦的生物活性物质及抗氧化特性具有一致性,说明小麦的生物活性物质或前体物质主要在小麦营养生长期生成,在籽粒发育时期转运到小麦籽粒中。
  4、在28个小麦品种(系)中,蜀麦969、蜀麦51、玉脉1号和川麦104在7个试验点植酸含量、总酚含量、抗氧化特性上表现稳定。绵麦227的植酸含量最低,用作饲料可以优先选用。
  5、在7个试点中,汉源地区的小麦植酸含量较低、总酚含量高、抗氧化特性较高,适合作为高抗氧化特性小麦的育种基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