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北川两个自然保护区震后植被恢复模式效益评价研究
【6h】

北川两个自然保护区震后植被恢复模式效益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植被恢复模式研究

1.1.1 国外研究进展

1.1.2 国内研究进展

1.2 森林效益评价研究

1.2.1 森林效益评价指标研究

1.2.2 森林效益计量研究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目的意义

2.2 研究区概况

2.2.1 自然地理条件

2.2.2 自然资源条件

2.2.3 社会经济条件

2.2.4 保护现状分析

2.3 研究内容

2.3.1 森林植被恢复模式

2.3.2 植被恢复生态效益评价

2.4 技术路线

2.5 研究方法

2.5.1 外业调查

2.5.2 数据整理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植被恢复模式研究

3.1.1 植被恢复立地类型划分

3.1.2 植被恢复模式

3.1.3 植被恢复模式研究结果

3.2 植被恢复生态效益评价

3.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3.2.2 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3.2.3 生态效益评价结果

3.2.4 大熊猫等保护动物栖息地修复效果评价

4 研究结论及讨论

4.1 研究结论

4.2 讨论

4.2.1 植被恢复模式评价

4.2.2 大熊猫栖息地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片口自然保护区和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地处北川县境内,其林地资源及野生动物栖息地在“5.12”汶川地震中遭到严重毁损。为了加快保护区生态环境及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恢复与重建,以北川两个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震后植被恢复模式,构建了北川两个自然保护区植被恢复生态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筛选的生态效益评价方法,分项对北川两个自然保护区震后植被恢复生态效益开展测算评价,总结提炼适合北川震后植被恢复模式,为进一步全面、深入研究北川震后森林生态系统的快速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
  (1)北川两个自然保护区植被恢复面积12232.49hm2。以8种植被恢复立地类型为基础,根据造林小班的具体位置、土壤、地形和震灾损毁程度等因子,利用树(竹、灌、草)种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及社会经济状况等设计相应的植被恢复模型。通过调查,北川两个自然保护区实施了9种不同植被恢复类型。本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提炼出4种植被恢复模式:人工植竹植被恢复模式、人工点播植被恢复模式、植被改造恢复模式、封山育林植被恢复模式。
  (2)构建了北川两个自然保护区植被恢复生态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系统层(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固碳制氧、净化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价值5个方面)、指标层(蓄水效益、净化水质效益、固土效益、保肥效益、固定CO2的的效益、释放O2的效益、吸收SO2价值、阻滞粉尘价值、Shannon-Wiener指数9个指标)。
  分别就系统层等项目选取针对性强的测算方法,分别测算出片口自然保护区、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的蓄水效益、净化水质效益;固土效益、保肥效益;固定CO2的效益、释放O2的效益;,吸收SO2价值、阻滞粉尘价值;维持生物多样性价值。
  北川两个自然保护区植被恢复生态效益产生的价值643138489.7元/a。其中森林涵养水源效益为293814623.81元/a,水土保持效益为8159372.42元/a,固碳制氧效益为96062658.96元/a,净化环境效益为452034.55元/a,维持生物多样性效益为24464980.00元/a。
  (3)经过对大熊猫等保护动物栖息地修复效果评价表明,由于地震灾害对栖息地影响轻微,零星分散,经过生物因子的生态修复,因地震造成的干扰因子已基本消除,初步修复了境内大熊猫等保护动物栖息地的“破碎化”、“岛屿化”现象,大熊猫等保护动物栖息地已恢复到灾前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