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植物乳杆菌BS22对日粮添加AFB1肉鸡消化道菌群的影响
【6h】

植物乳杆菌BS22对日粮添加AFB1肉鸡消化道菌群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写说明

1 前言

1.1 黄曲霉毒素概述

1.1.1 黄曲霉毒素的来源及理化性质

1.1.2 黄曲霉毒素的解毒方法

1.2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1.2.1 黄曲霉毒素对动物器官的危害

1.2.2 黄曲霉毒素对动物生长性能的危害

1.2.3 黄曲霉毒素对动物胃肠道的危害

1.3 肠道正常菌群

1.3.1 肠道正常菌群的作用

1.3.2 肠道菌群与动物健康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

2.1 试验菌株

2.2 主要试剂

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4 主要培养基

3 试验方法

3.1 菌株活化

3.2 基础日粮配制

3.3 试验分组

3.4 样品采集

3.5 样品总DNA的提取

3.6 PCR-DGGE定性分析

3.6.1 样品DGGE分析

3.6.2 胶回收及克隆

3.7 消化道菌群定量分析

3.7.1 样品活菌数检测

3.7.2 Real-time PCR检测菌群DNA拷贝数

3.8 统计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消化道内容物菌群定性分析结果

4.1.1 消化道内容物样品菌群DGGE结果

4.1.2 消化道内容物菌群DGGE图谱中共性及特异性条带测序结果

4.2 消化道内容物菌群定量分析结果

4.2.1 消化道内容物活菌计数结果

4.2.2 消化道内容物菌群Real-time PCR结果

4.3 消化道黏膜菌群定性分析结果

4.3.1 消化道黏膜样品菌群DGGE结果

4.3.2 消化道黏膜菌群DGGE图谱中共性及特异性条带测序结果

4.4 消化道黏膜菌群定量分析结果

4.4.1 消化道黏膜的活菌计数结果

4.4.2 Real-time检测PCR黏膜菌群DNA拷贝数

5 讨论

5.1 肉鸡消化道内容物菌群多样性的变化

5.2 定量分析肉鸡消化道内容物菌群的变化

5.3 肉鸡消化道黏膜菌群多样性的变化

5.4 定量分析肉鸡消化道黏膜菌群的变化

5.5 消化道内容物和黏膜菌群变化的比较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文章情况

展开▼

摘要

本论文通过在日粮中添加植物乳杆菌BS22(BS22)和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饲喂肉鸡,研究AFB1对肉鸡消化道菌群的影响,同时探究植物乳杆菌BS22对AFB1肉鸡消化道菌群的改善作用。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艾维茵肉鸡120羽,公母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分别为:空白组Ⅰ(基础日粮)、AFB1组Ⅱ(基础日粮+50μg/kg AFB1)和解毒组Ⅲ(基础日粮+50μg/kg AFB1+1%植物乳酸杆菌BS22),试验期为28d。在28日龄时,采集消化道嗉囊、腺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盲肠内容物和黏膜样品,通过PCR-DGGE、克隆测序、平板活菌计数和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消化道内容物和黏膜菌群。试验结果如下:
  1.PCR-DGGE: DGGE结果显示消化道除回肠内容物外其他部位解毒组Ⅲ的细菌条带数高于AFB1组Ⅱ和空白组Ⅰ。聚类图显示除腺胃和盲肠其他部位均是AFB1组Ⅱ与空白组Ⅰ聚在一起,而解毒组Ⅲ单独存在。除空肠和盲肠黏膜外,其他部位细菌条带数AFB1组Ⅱ均高于解毒组Ⅲ和空白组Ⅰ,且解毒组Ⅲ和空白组Ⅰ的条带数相近或相同。除回肠和盲肠,其他部位解毒组Ⅲ和空白组Ⅰ聚在一起,而AFB1组Ⅱ单独存在。
  2.克隆测序:DGGE图谱上割胶回收条带,克隆,测序,比对,得到的优势菌群为卷曲乳杆菌、唾液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等;得到的特异性条带大多为未培养的微生物。
  3.活菌计数:在嗉囊内容物中,解毒组大肠埃希杆菌数量显著低于空白组、AFB1组组。腺胃内容物中解毒组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数量均是极显著低于空白组和AFB1组。十二指肠、空肠和盲肠内容物菌群各组间的同一种菌群数量差异均不显著,除盲肠外其他部位解毒组乳酸杆菌数量均高于空白组和AFB1组,而肠球菌和大肠埃希杆菌数量除空肠外,其他部位均是空白组和AFB1组高于解毒组。在腺胃黏膜中,AFB1组的肠球菌数量极显著高于空白组和解毒组,AFB1组大肠埃希杆菌数量极显著高于空白组,并显著高于解毒组。在十二指肠,空白组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AFB1组,AFB1组大肠埃希菌数量显著高于空白组和解毒组。在空肠黏膜AFB1组肠球菌数量极显著高于空白组。在回肠,空白组乳酸杆菌数量极显著高于攻毒组。嗉囊、盲肠2个部位同一种菌群含量空白组、AFB1组及解毒组3个组间差异不显著。
  4.Real-time PCR:在嗉囊内容物中,空白组和AFB1组肠杆菌科均极显著高于解毒组。在腺胃,解毒组乳酸杆菌属数量极显著高于空白组和AFB1组,空白组肠球菌属含量显著高于解毒组,AFB1组肠杆菌科含量显著高于解毒组。在回肠空白组肠杆菌科极显著高于AFB1组和解毒组。整体内容物乳酸杆菌属和肠球菌属的含量AFB1组与空白组间无显著差异,解毒组乳酸杆菌属数量相对空白组和AFB1组有增多的趋势,而肠杆菌科数量解毒组相对空白组、AFB1组有减少的趋势。在腺胃黏膜中,AFB1组肠球菌属和肠杆菌科的数量均是极显著高于空白组和解毒组。十二指肠黏膜空白组乳酸杆菌属数量极显著高于AFB1组,并显著高于解毒组,AFB1组肠杆菌科数量极显著高于空白组和解毒组,解毒组极显著高于空白组。整体黏膜乳酸杆菌属数量AFB1组和解毒组与空白组相比有减少的趋势,而肠球菌属和肠杆菌科数量比空白组有增多的趋势。
  综上所述,黄曲霉毒素B1对各肠段内容物菌群的作用不显著,对黏膜菌群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十二指肠;植物乳杆菌BS22能调节由于黄曲霉毒素B1引起的肠道黏膜菌群失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