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肥胖对鼻内滴注大肠杆菌致小鼠肺脏炎症的影响研究
【6h】

肥胖对鼻内滴注大肠杆菌致小鼠肺脏炎症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肥胖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

2 肥胖影响呼吸系统抗感染的机制

2.1 机械因素

2.2 生物因素

3 大肠杆菌感染呼吸系统的研究进展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高脂诱导昆明小鼠肥胖模型的建立及其对肺脏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动物

1.2 饲料配方

1.3 主要仪器和试剂

1.4 小鼠营养性肥胖模型的建立

1.5 样本采集和指标检测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各组小鼠的体质量变化

2.2 小鼠存活和成模情况

2.3 小鼠肥胖相关指标的比较

2.4 高脂饮食对气道炎症的影响

2.5 高脂饮食对肺组织炎症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肥胖昆明小鼠肺部感染模型的建立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菌株及菌液配制

1.2 试验动物

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1.4 试验动物分组与处理

1.5 检测指标及方法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小鼠感染大肠杆菌后的临床症状

2.2 小鼠感染大肠杆菌后的死亡情况

2.4 感染小鼠肺组织中大肠杆菌计数

2.5 滴鼻大肠杆菌小鼠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肥胖对昆明小鼠鼻内滴注大肠杆菌感染的影响

第一节 肥胖对鼻内滴注大肠杆菌小鼠血液白细胞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肥胖对鼻内滴注大肠杆菌小鼠肺脏细胞因子及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通过向高脂饲料诱导的肥胖小鼠鼻内滴注不同数量大肠杆菌,旨在探讨肥胖对机体免疫调控及局部组织防御状态的影响,为后期开展肥胖对机体免疫功能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将30只24-25日龄的昆明雄鼠随机分为:10只饲喂常规饲料作为正常组(ND组),20只饲喂高脂饲料作为高脂组(HD组),连续饲喂8周后,检测小鼠血清中抵抗素、葡萄糖、胰岛素浓度、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数量和肺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显示,8周后,HD组小鼠体重、附睾脂肪量、血糖、血清胰岛素、RETN浓度、Lee's指数、BALF中WBC、GRA、LYM、MID数量均显著高于ND组,支气管和肺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较ND组明显增加。
  (2)取肥胖与非肥胖小鼠各32只,肥胖小鼠分为:A(6只)、B(20只)、C(6只)组,非肥胖小鼠分为:D(6只)、E(20只)、F(6只)组。A、D组鼻内滴注40μL浓度为1×108 CFU/μL大肠杆菌菌液,B、E组鼻内滴注40μL1×109 CFU/μL大肠杆菌菌液,C、F组鼻内滴注40μL生理盐水。24h后,每组取6只小鼠,采集肺脏,进行大肠杆菌计数、观察病理形态。结果显示,大肠杆菌滴鼻后,A、B、D、E组小鼠出现了典型的呼吸道感染症状,其中A、D组无死亡,B、E组死亡率分别为25%和10%;肺脏中大肠杆菌数量比较,A组显著高于D组,B、E组无显著性差异;各试验组小鼠肺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且A组损伤大于D组,B组大于E组。
  (3)将180只肥胖小鼠分为:0h(6只)、Ⅰ(42只)、Ⅲ(90只)、Ⅴ(42只)组,150只非肥胖小鼠分为:0h(6只)、Ⅱ(42只)、Ⅳ(60只)、Ⅵ(42只)组。0h不做任何处理,Ⅰ、Ⅱ组鼻内滴注40μL1×108 CFU/μL的大肠杆菌菌液,Ⅲ、Ⅳ组鼻内滴注40μL1×109 CFU/μL的大肠杆菌菌液,Ⅴ、Ⅵ组鼻内滴注40μL生理盐水。于0h和感染后2、6、12、24、48、72、96h,各组随机选取6只小鼠,采集检测血液和BALF中白细胞数量,血清和肺组织中的细胞因子浓度,观察肺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大肠杆菌滴鼻后,结果显示:①Ⅰ、Ⅱ组血液中WBC先升高,后降低,在24h降至最低,随后逐渐升高;Ⅲ、Ⅳ组WBC在2h时降低,后逐渐升高再降低,至48h时降至最低后稍有回升;②各组小鼠血清中TNF-α、IL-6、IL-10、RETN迅速升高并维持至48h后逐渐降低;24h内的细胞因子,Ⅰ组显著高于Ⅱ组、Ⅲ组显著高于Ⅳ组;96h时,Ⅰ组IL-10和RETN显著低于Ⅱ组,Ⅲ组IL-6、IL-10显著高于Ⅳ组。③各组小鼠BALF中WBC、GRA、LYM、MID迅速增加,至24h达到峰值后急剧下降;整个试验期间,Ⅰ组白细胞数量高于Ⅱ组,Ⅲ组高于Ⅳ组。④各组小鼠肺脏中的RETN、TNF-α、IL-6、IL-8、IL-10、MIP-2、IL-12和MCP-1先略降低,后在24h或48h升至峰值后下降;肺脏中检测的细胞因子比较,整个试验期间,Ⅲ组高于Ⅳ组;72h内,Ⅰ组高于Ⅱ组;至96h,Ⅰ组TNF-α、IL-10、IL-12显著低于Ⅱ组,而MIP-2和IL-6显著高于Ⅱ组。⑤各组小鼠的肺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炎性浸润等病理变化,随后炎症消散,组织结构清晰。6h和24h时,Ⅰ组较Ⅱ组、Ⅲ组较Ⅳ组,肺脏中炎性细胞浸润更多,组织损伤更明显;96h时,Ⅱ组较Ⅰ组、Ⅲ组较Ⅳ组,组织结构更紊乱。
  结论:1.昆明小鼠通过连续饲喂高脂饲料8周,可成功建立肥胖模型。2.鼻内滴注40μL1×108 CFU/μL的大肠杆菌,成功建立了小鼠非致死性肺部感染模型;滴注40μL1×109 CFU/μL的大肠杆菌,建立了昆明小鼠致死性肺部感染模型。3.肥胖提高了机体对病原菌刺激的敏感性,促进了非致死性感染小鼠肺脏的炎症消散和组织结构修复,却加剧了致死性感染小鼠肺部的炎性损伤,抑制肺脏结构与功能的恢复,延长了机体的痊愈时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