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和bcl-6基因重排研究
【6h】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和bcl-6基因重排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前 言

第一部分: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影像学、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研究

前 言

材料和方法

结 果

讨论

照片一

照片二

第二部分: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中bcl-6基因重排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前 言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 述bc1-6基因相关的染色体易位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B细胞淋巴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 谢

展开▼

摘要

该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PCNSL发病的特点,深入认识其临床病理特性,观察PCNSL患者中bcl-6基因重排的情况,了解bcl-6基因重排在PCNSL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同时结合随访资料,探讨不同临床病理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该研究的第一部分收集35例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应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并首次采用2001年WHO关于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对PCNSL的临床、影像学、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进行观察;该研究的第二部分首先针对bcl-6基因的断裂区和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结合区J<,H>基因设计特异的引物,应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23例石蜡包埋的PCNSL组织中t(3;14)(q27;q32)染色体易位的bcl-6基因重排,同时进行患者随访,了解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与PCNSL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在第二部分研究中发现bcl-6基因断裂点6例发生于bcl-6基因5端第一个外显子周围150bp的区域内,首次从分子水平上应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seminested,PCR)对PCNSL石蜡包埋组织中bcl-6基因重排进行检测,得出PCNSL中bcl-6/IgH基因重排率为26.09﹪(6/23).表明bcl-6/IgH融合基因的产生可能在PCNSL发生、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并发现bcl-6/IgH基因重排与PCNSL患者的预后呈低相关性.应用半巢式PCR技术能够很好地扩增bcl-6/IgH融合基因,检测PCNSL中t(3,14)(q27,q32)染色体易位.在PCNSL中存在bcl-6/IgH基因的重排,bcl-6/IgH基因重排与PCNSL患者的预后呈低相关,bcl-6基因异常是PCNSL常见的基因标志,它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PCNSL的发生和发展,认识其分子水平的异常对诊断这类淋巴瘤有着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