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牙髓感觉功能与年龄变化的时间生物学
【6h】

牙髓感觉功能与年龄变化的时间生物学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前 言

试验一青年人牙髓感觉功能昼夜节律性的变化

试验二老年人牙髓感觉功能昼夜节律性的变化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全文总结

主要参考文献

综 述时间生物学基本概念及昼夜节律分子水平的研究进展

致 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齿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而牙齿的感觉、营养、修复等功能是通过牙髓实现。牙髓是位于髓腔内的疏松结缔组织,被坚硬的牙本质包围,内有丰富的神经分布实现感觉功能。青年人的牙髓血管丰富,活力旺盛,其抗病能力及修复功能都较强;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牙髓出现增龄性变化,继发性牙本质不断形成,髓腔逐渐缩小,同时牙髓组织中细胞成分逐渐减少,纤维成分增多,牙髓活力降低。可见,牙髓感觉功能是人体生理功能的一种,它是否也像人体其它生理功能一样呈现时间生物学的昼夜节律改变?时间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的时间节律或时间结构及其机制与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本研究是在24小时中7个等距间隔的时间点对健康青年人、老年人下颌第一恒磨牙的牙髓活力阈值进行测定,并运用时间生物学的理论及Halberg余弦分析法分别研究青年人和老年人牙髓感觉功能是否具有昼夜节律变化的特性,并拟合整体昼夜节律曲线,探索人体牙髓感觉功能的生物节律与年龄变化的关系,探讨老年人牙髓感觉昼夜节律性与生命体征(血压)的关系。 研究分为两个试验:试验一、青年人牙髓感觉功能昼夜节律性的变化测定24小时内7个相同间隔时间点青年人牙髓活力的域值,运用Halberg余弦法分析青年牙髓感觉功能的生物节律。结果发现青年人的牙髓感觉24小时内呈近似余弦的昼夜节律变化,活力阈值的最高峰和最低谷分别出现在0:00与12:00,即0:00时分牙髓感觉最迟钝,12:00时分牙髓感觉最敏感。 试验二、老年人牙髓感觉功能昼夜节律性的变化测定24小时内7个相同间隔时间点老年人牙髓活力的域值,运用Halberg余弦法分析-老年牙髓感觉功能的生物节律。结果发现尽管年龄增加,老年人的牙髓感觉24小时内仍呈近似余弦的昼夜节律变化,活力阈值的最高峰和最低谷分别出现在0:00与12:00,即0:00时分牙髓感觉最迟钝,12:00时分牙髓感觉最敏感。 本研究检测24小时内青年、老年人牙髓感觉功能的节律性变化,经时间生物学统计分析证实青年、老年人牙髓感觉功能呈近似余弦的昼夜节律变化,具有时间生物学特性。比较了青年、老年人牙髓感觉功能时间生物学参数的异同,丰富了时间生物学在口腔领域,尤其是牙髓生物学中研究的理论,从而有助于正确判断牙髓的活力状态,为指导牙髓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奠定了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