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组EPO-Fc融合蛋白对恒河猴的长期毒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6h】

重组EPO-Fc融合蛋白对恒河猴的长期毒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1材料和方法

2试验结果

2.1一般生理状况

2.2血液学检查

2.3血凝指标

2.4血液流变学

2.5血液生化和电解质

2.6心电图检查

2.7粪尿检查

2.8骨髓检查

2.9眼底检查

2.10血清抗体

2.11免疫毒性指标

2.12脏器系数与病理组织学检查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治疗用蛋白的免疫原性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重组人EPO-Fc是从衍生的CHO培养液中提取,由人EPO、肽接头和人:IgG Fc段重组形成的融合蛋白,属于新一代的EPO产品的生物技术药物。目前其毒性反应和免疫原性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恒河猴为实验模型,观察EPO-Fc对其主要器官和系统的毒性反应,确定其毒性作用的靶器官和损害的可逆性;并通过检测用药期间和恢复期血清中抗.EPO-Fc的结合抗体和中和抗体,判断该产品免疫原性的强弱,为确定中和抗体对临床疗效的潜在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恒河猴长期毒性试验分为EPO-Fc高、中、低三个剂量组(80、25、8μg·kg<'-1>)和一个PBS溶剂对照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皮下注射给予受试品,每周一次,连续24周。末次给药后24小时内处死三分之二的动物进行病理解剖和组织学检查,剩余动物停药后继续观察8周后处理同上。试验期间的观察体征和检测指标包括:一般生理情况观察、血液学、血生化、血电解质、血流变、心电图、粪尿、眼底检查、骨髓检查,病理组织学、补体、免疫复合物、免疫球蛋白、血清结合抗体(ELISA桥法)等各项检测,分别于给药期及恢复期的不同时点进行。 结果:动物按中、高剂量给予受试物后,均能引起红细胞(RBC)、网织红细胞计数(RET)的明显上升,并引起相应的红细胞压积(HCT)和血红蛋白(HGB)明显上升,以及血流变指标的改变,表现为高剂量组全血粘度值和全血高切、低切指数的升高;高、中、低三个剂量组的血沉降低。这些改变与EPO-Fc的药理学作用有关。血凝检查发现中、高剂量组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延长;给药第2周起,低剂量组有1只动物抗体检测阳性。第5周,低、高剂量各有2只动物呈抗体阳性,至给药第18周,低、中、高剂量组动物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83%、100%。恢复期,抗体滴度逐渐降低。给药组动物CD3、CD8、CD20等免疫相关因子以及补体、免疫复合物和IgG、IgM均未见异常。动物的一般生理状况、症状体征、行为活动、血液生化、电解质,粪尿指标、心电图、骨髓及眼底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各项指标的检测值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之内,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与EPO-Fc及EPO-Fc抗体相关的异常。 结论:长期给予EPO-Fc对恒河猴主要生命器官和系统无明显毒性,其安全剂量为80μg·kg<'-1>;EPO-Fc对恒河猴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产生的抗体可部分中和药物活性,未出现免疫毒性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