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美国批判人文主义研究:白璧德、特里林和萨义德
【6h】

美国批判人文主义研究:白璧德、特里林和萨义德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学术价值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第一章 美国批判人文主义的进路

第一节 美国人文传统的嬗变背景及思想特征

第二节 白璧德:围困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新人文主义者

第三节 特里林:现代世界的传统人文主义者

第四节 萨义德:用人文主义作最后抵抗的世俗批评家

第二章 道德想象的界限

第一节 田园想象与道德想象

第二节 自由想象与复杂想象

第三节 文化表征与帝国想象

第三章 自我的超越与主体性的复归

第一节 白璧德与更高自我

第二节 特里林与对抗的自我

第三节 萨义德与后殖民主体性

第四章 人文主义与民主精神

第一节 民主与领袖

第二节 文学的政治化与政治的文学化

第三节 人文主义民主批评与巴勒斯坦事业

结语 批判人文主义的跨世纪展望:一种东方视域

第一节 批判人文主义三部曲

第二节 内外兼修的新人文主义

参考文献

英文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以近百年美国社会的发展、人文思想的演变为背景,集中论述了以白璧德、特里林和萨义德为核心的美国批判人文主义思想。通过追本溯源、纵向联系、横向比较,对他们的人文思想进行了批判性探究,挖掘其在历史语境和当今世界中的深层意义,指陈其相对局限性,并在综合和选择的基础上,以东方研究者的身份指出一条可供选择的新思路。
   在近大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美国在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领域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对其人文思想转变的研究,事实上在很多层面都触及乃至直指人类所处困境和精神危机的核心问题。与中国绵延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相比,美国显得年轻,然而,这个现代世界诞生的国家在对现代性的种种状况进行表述方面,却具有世界上最长久、内容最复杂的历史。它的表述不仅与个人主义和冒险精神相关,而且与扩张和探索相连:不仅蕴涵种族冲突和帝国征服,而且折射出大规模移民和种族关系的紧张,反映出资产阶级家庭生活和个人自由与社会限制之间不问歇的斗争。它一方面试图制造一种关于“美国”的救世神话,另一方面又饱含了身为“美国人”的极为痛苦的集体焦虑。
   正是这种强烈的焦虑之情和“救民主于乱世”的殷切期望促使美国人文学者不断对美国各时代的极端、错误思潮进行批判,并对“人文主义”进行重新审视和界定,以期在批判中重建某种普世的人文精神,在建构中进一步发现并避免西方人文传统的局限性,以更为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寻找其在当今世界的合理性和适应性,拓展其内涵与外延。
   严格地说,美国批判人文主义本身并不是一个已知的体系,或一种成形的思潮,它是个体或集体知识分子在不同历史时期以人文主义之名对美国的文学、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和反思的历程。如名所示,“美国批判人文主义”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首先、对美国人文主义知识分子来说,他们既是教师、批评家和学者,又是坚定的人文主义者,他们信守的人文主义传统在其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历程中有一条始终延续的血脉,即以道德准则和理性尺度为评判事物的标准和基础;其次,作为当今世界仅存的超级大国,美国从20世纪初便开始对人文主义者提出了特殊的、不同于其他任何国家所提出的挑战和要求,而且,作为一个移民国,美国并不是一个均质化的地方,这就要求人文主义者必须把各种混杂因素考虑在内;再次、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批判性构成了美国人文主义知识分子共同的思想特质。这种特质使他们既能以人文之名对人文主义加以批判和修正,又能与反人文思潮进行抗争。
   从20世纪初直至今日,美国批判人文主义经历了三个重要的转向:首先是20世纪初期欧文·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其次是20世纪中期莱昂纳尔·特里林的批判性自由人文主义,再次是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爱德华·萨义德的世俗人文主义。从总体上看,它们经历了从精英到世俗,从单一到复杂,从理论到实践,从学院研究到“学院溢出”的转变过程: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倾向于古典和精英思想,主张用理性、适度和自律的人文主义来医治现代人盲目扩张和道德沦丧的症结;特里林虽然也看重人文主义的道德维度,却着力突出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认为批评的任务就是要召唤自由主义回到最为重要的多样性和可能性的想象;对于萨义德来说,人文主义的核心就是它的世俗观念。他坚持把人文主义看成是民主的,对所有阶级和背景的人开放的,一个无止境地揭露、发现、自我批评和解放的进程。美国批判人文主义经历这些转变,主要是因为人文主义的实践基础发生了变化,但是,另一方面,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就是人文主义者自身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身份也起了不可或缺的建构作用。
   在对白璧德、特里林和萨义德有关人文主义思想的历时梳理中,有三条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交织的思想主线贯穿始终,它们是道德想象、自我或主体性和民主精神。西方人文主义从一开始便和道德、想象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某种角度说,人文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有关道德价值观和道德想象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然而,对道德想象的理解和判断,又与同时作为研究主体和客体的人密不可分。他们对自我或主体性的认可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人文或反人文立场。对人文知识分子,尤其是美国知识分子来说,重申人文主义立场,重建人文主义精神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改善和促进美国政治的民主化进程。这三位既有承袭又有批判和超越的人文主义知识分子和三条既独行又交织的人文主义思想脉络构成了本文的基本论述框架。
   由于近百年的美国人文主义思想始终处于流动变化之中,加上各时期的思想都不可避免地因受时间的限制而具有历史局限性,因而,本文的论述不能只遵循一种单一理想的权威式叙述或一种多样性的简略评价,而要一方面以“入乎其中”的方式将自己全然投入到历史发生的情境当中,在“重现历史”的过程中以当事人的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解读,另一方面又要以“出乎其外”的超然态度,通过关联各时期人文主义知识分子共同关注的主题、焦虑的核心问题和共同的希望和心声使其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最终形成一首多声部合奏的批判人文主义交响曲。
   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四章。
   第一章着重从时代和个人的双重视角梳理美国批判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和思想实质。第一节从社会背景、文学或文化批评背景和思想特征三方面对现代美国人文思想(1900-1945)、二战后美国人文思想(1945-1970)以及当代美国人文思想(1970-2003)进行清理,从宏观上展示了各个阶段人文主义的社会和思想背景。第二节至第四节分别论述了白璧德、特里林和萨义德的批判人文主义思想,为后几章论述的进一步展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章以人文主义的核心观念“道德想象”为主线,细致分析了白璧德、特里林和萨义德在各自的历史时期对道德想象的理解,阐释了不同理解之间的肌理关系。第三章分析了三位人文主义知识分子在与反人文主义思潮的抗争中如何重塑自我,恢复人的主体性。第四章揭示出美国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的现实诉求对象和理想的追求目标就是促进美国的民主化进程。它既可以从民主与领袖的角度入手,也可以从文学的政治化或政治的文学化等维度着手,还可以从民主批评与政治实践的相互关系出发,通过不断拓展人文主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来促进美国的民主化进程。
   基于以上论述,本文指出,以白璧德、特里林和萨义德三人为代表的批判人文主义思想一方面对美国人文主义的建构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从总体上对美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极端和反人文思潮起到了制衡作用。然而,它们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又致使其在内部产生了矛盾和对立。从东方的,尤其是中国的人文思想和经验来看,这些内部矛盾和对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化解甚至通过协调实现互补,本文最后为美国批判人文主义构想了一个可资参考的新途径:集内修外服于一体的新人文主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