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建国以来上海社会救助政策变迁及内在逻辑研究
【6h】

建国以来上海社会救助政策变迁及内在逻辑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 1 研究背景

1.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3研究思路和方法

1. 4研究现状

第二章建国以来上海社会救助政策变迁分析理论框架

2. 1救助政策变迁的基本原理

2. 2社会救助政策分析的概述

2. 3 社会救助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

2.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国以来上海市社会救助政策变迁的历史演化

3.1战后恢复时期(1949-1953年)

3.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4-1965年)

3.3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

3.4 改革开放前期(1978年—1992年)

3.5 市场经济深化时期(1993年至今)

3. 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国以来上海各阶段救助政策比较与特征分析

4. 1上海社会救助各阶段政策比较分析

4. 2上海社会救助政策变迁的基本特征

4. 3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海市社会救助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研究

5. 1上海市社会救助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

5. 2层次分析法下影响因素权重确定及分析

5. 3本章小结

第六章 建国以来上海社会救助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分析

6. 1社会救助政策变迁内在机理

6. 2社会救助政策历史演进逻辑

6. 3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上海社会救助政策的未来发展

7. 1未来上海社会救助政策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

7. 2完善上海未来救助政策发展的对策展望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国以来,上海的社会救助由早期的临时性紧急生存救助,发展到现在的多层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在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正由理论和实践研究逐步走向制度定型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第一部统筹社会救助制度的行政法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颁布,我国的社会救助政策进入了新的改革和发展时期。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建国以来上海的社会救助政策进行一次梳理,厘清其发展脉络和变迁逻辑,从而对未来社会救助政策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启示。
  论文针对建国以来上海社会救助政策的历史演变和内在逻辑问题,围绕着四个方面展开了研究:首先,对建国以来上海社会救助政策演变历程进行了详尽的历史总结和梳理;其次,在历史梳理的基础上对各阶段的社会救助政策的内容和基本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再次,对上海社会救助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与分析;最后对社会救助政策变迁的内在机理和历史演进逻辑进行了分析。
  论文分别运用了文献分析法、解释结构模型、层次分析法和政策分析理论对建国以来上海社会救助政策的历史演进、影响因素和内在逻辑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1.国家政策环境、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转型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等因素影响和制约了建国以来上海社会救助政策的变迁与演化。
  2.政策的变迁的内在机理是由于政策目标追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社会层级结构的调整等外部因素的推动,遵循了政策目标由政治到经济再到民生关注的内在逻辑,以及政策手段由管理到服务的变迁逻辑。
  3.未来上海的救助是趋向于发展型、法治型、服务型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最后,论文从奠定制度经济基础、转变社会发展观念、完善救助法律体系和发挥组织补助功能等角度,对完善未来上海社会救助政策进行了对策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