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MPLS子网带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多类型客户端实现
【6h】

MPLS子网带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多类型客户端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1章绪论

1.1什么是MPLS

1.2 MPLS产生的技术背景

1.3 MPLS的技术优势及特点

1.3本文的主要工作

1.4论文结构

第2章MPLS的技术原理

2.1 MPLS的基本概念

2.2 MPLS网络体系结构

2.3 MPLS的核心技术和主要组件

2.3.1标签与标签栈

2.3.2标签交换路由器

2.3.3标签交换机制

2.3.4路由选择机制

2.3.5 MPLS信令方式

2.3.6 MPLS的工作流程

第3章MPLS流量工程

3.1 IP网流量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

3.2 MPLS流量工程关键技术

3.2.1信息发布单元

3.2.2路径选择单元

3.2.3支持流量工程的信令协议

第4章MPLS子网带宽管理系统

4.1城域以太网带宽管理器

4.1.1子网带宽管理器的功能

4.1.2以太网服务

4.2 MPLS manager

第5章子网带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客户端实现

5.1系统需求定义

5.2高层体系结构

5.2.1 CORBA在系统中的应用

5.2.2 MPLS manager体系结构

5.3多类型用户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5.3.1 MVC模型

5.3.2用户接口体系结构

5.3.3模块组织

5.3.4用户接口公共包common

5.3.5对象模型包Object_model

5.3.6图形用户接口GUI包

5.3.7命令行用户接口CLI

5.4测试环境及结果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Internet近年来以前所未有的普及速度迅速在全球获得发展,逐渐成为一种面向话音、视频、数据和多媒体应用等多种业务的综合媒体.然而,传统IP网络由于其尽力而为(Best effort)机制无法提供针对特定业务的QOS保证等问题变得日益尖锐.与传统的IP路由机制相比,L2层的快速交换技术(如ATM)转发算法简单有效,具有一套完整的提供QoS保证的机制.在将IP与ATM进行优势互补的种种尝试中,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应运而生了.这一方案采用类似ATM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