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功能陶瓷超微细粉体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6h】

功能陶瓷超微细粉体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概述

1.1引言

1.2功能陶瓷的功能、分类及发展

1.3功能陶瓷超微细粉体制备技术

1.3.1沉淀法

1.3.2水热法(高温水解法)

1.3.3溶胶-凝胶法(Sol-Gel法)

1.3.4高分子聚合法

1.3.5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凝胶固相反应法)

1.4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选题依据

1.4.2主要研究内容

1.5本章小结

第二章钛酸钡优质粉体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2.1钛酸钡粉体制备研究进展

2.1.1钛酸钡粉体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2.1.2钛酸钡粉体制备技术发展趋势

2.2草酸盐共沉淀法的改进研究

2.2.1实验过程

2.2.2合成工艺条件对BaTiO3粉体性能的影响

2.2.3改进草酸盐共沉淀法合成的BaTiO3粉体的性能

2.3高性能BaTiO3基X7R电容器陶瓷材料的研究

2.3.1 BaTiO3基X7R电容器研究现状

2.3.2实验过程

2.3.3掺杂方式对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2.3.4掺杂方式对陶瓷微观结构的影响

2.3.5掺杂方式对陶瓷晶体结构的影响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MgAl2O4尖晶石粉体及透明陶瓷的制备

3.1引言

3.1.1红外光学材料概述

3.1.2 MgAl2O4尖晶石晶体结构

3.1.3 MgAl2O4尖晶石透明陶瓷的研究现状

3.1.4 MgAl2O4超微细粉体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3.2多糖外凝胶法制备MgAl2O4尖晶石粉体

3.2.1实验过程

3.2.2 MgAl2O4前驱粉的IR分析

3.2.3 MgAl2O4前驱粉的DTA/TG分析

3.2.4 MgAl2O4粉体的XRD分析

3.2.5 MgAl2O4粉体的TEM分析

3.3单醇盐Sol-Gel法制备MgAl2O4尖晶石粉体

3.3.1实验过程

3.3.2 MgAl2O4前驱粉的IR分析

3.3.3 MgAl2O4前驱粉的DTA/TG分析

3.3.4 MgAl2O4粉体的XRD分析

3.3.5 MgAl2O4粉体的TEM分析

3.4 MgAl2O4尖晶石透明陶瓷的烧制

3.4.1实验过程

3.4.2 MgAl2O4透明陶瓷的透过率测试

3.4.3 MgAl2O4透明陶瓷的体积密度与吸水率测试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几种新型Bi0.5Na0.5TiO3基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引言

4.1.1压电材料概述

4.1.2铅基压电陶瓷的研究现状

4.1.3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进展

4.1.4压电材料的应用

4.2 Bi0.5Na0.5TiO3(BNT)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2.1实验过程

4.2.2Bi过量对BNT陶瓷性能的影响

4.2.3Bi过量对BNT陶瓷微观结构的影响

4.2.4 Pechini法合成的BNT粉体的表征

4.2.5 BNT陶瓷的体积密度测试与介电、压电性能

4.2.6氧化物固相法与Pechini法的比较

4.3(1-x-y)Bi0.5Na0.5TiO3-xBi0.5K0.5TiO3-yNaNbO3(BNKN)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3.1 BNT基无铅压电陶瓷研究方案的确定

4.3.2 BNKN无铅压电陶瓷体系的确定

4.3.3实验过程

4.3.4 BNKN无铅压电陶瓷的XRD分析

4.3.5 BNKN无铅压电陶瓷的微观结构分析

4.3.6 BNKN无铅压电陶瓷的压电性能

4.3.7 BNKN无铅压电陶瓷的介电性能

4.3.8 BNKN无铅压电陶瓷的铁电性能

4.4[(Bi1-uLau)(Na1-x-yKxLiy)]0.5TiO3(BLNKLT)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4.1 BLNKLT无铅压电陶瓷的XRD分析

4.4.2 BLNKLT无铅压电陶瓷的微观结构分析

4.4.3 BLNKLT无铅压电陶瓷的压电与介电性能

4.4.4 BLNKLT无铅压电陶瓷的铁电性能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5.1本论文研究成果

5.2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5.3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以功能陶瓷超微细粉体的制备及应用为研究目的,选取了当今功能陶瓷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三种材料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三种材料分别为介质陶瓷与半导体陶瓷基础材料BaTiO3、高温光学功能陶瓷材料MgAl2O4及Bi0.5Na0.5TiO3基无铅压电陶瓷材料。得到了以下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1.改进了草酸盐共沉淀法制备BaTiO3高纯、超细粉体技术,有效地减少了合成粉体的二次团聚。 2.试验首次得出BT-Nb-Co体系高介X7R瓷料其掺Nb2O5-Co3O4方式以纳米复合粉掺杂效果最好。 3.首次提出了“多糖外凝胶法”这一新的超微粉体制备技术。 4.改进了单醇盐Sol-Gel法,采用四氢呋喃为异丙醇铝的溶剂与稳定剂。 5.首次采用Pechini法成功制备了Bi0.5Na0.5TiO3粉体,并利用制备的BNT粉体成功制备了BNT陶瓷。 6.研究表明,适量的Bi3+过量有利于获得结构致密,晶粒细小的微观结构与较好的压电、铁电性能;Bio5(Na1-x-yKxLiy)0.5TiO3陶瓷中引入La3+,使Bi0.5(Na1-x-yKxLiy)0.5TiO3陶瓷从优良的铁电体逐渐转变为反铁电体,不利于Bi0.5(Na1-x-yKxLiy)0.5TiO3陶瓷压电、铁电性能的提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