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整合素avβ单克隆抗体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作用的研究
【6h】

整合素avβ单克隆抗体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作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军医时候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军医时候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缩略词表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整合素a v β3单克隆抗体对子宫内膜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

第二部分整合素a v β3单克隆抗体对子宫内膜组织促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抑制用

第三部分整合素a v β3单克隆抗体对SCID小鼠模型子宫内膜异位移植病灶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新机制及进展

附图1

附图2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简称内异症)是指在子宫内膜以外的部位出现子宫内膜腺体和基质细胞。主要引起不孕、月经紊乱、痛经等,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为10%-15%,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整合素avβ3是细胞膜上的一种糖蛋白,具有使细胞-细胞外基质黏附、血小板聚集、免疫、组织修复、肿瘤侵润、血管生长等功能。肿瘤的血管新生及转移与具有功能活性的整合素avβ3有关。现普遍认为EM患者子宫内膜细胞具有黏附、侵袭和血管新生等类似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效的阻断这一环节有可能成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途径。本文主要在细胞及动物水平探讨整合素avβ3单克隆抗体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作用。 研究目的:研究整合素avβ3单克隆抗体对EM患者在位内膜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探讨整合素avβ3单克隆抗体对EM患者在位内膜组织对鸡胚尿囊膜促血管生成过程的抑制作用。建立SCID小鼠EM动物模型,观察整合素avβ3单克隆抗体对小鼠移植异位病灶生长的抑制作用。 材料和方法:1、取3例EM患者在位内膜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将浓度为1×104/m1细胞悬液置于用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FN)包被的96孔培养板,每孔100ul。抗体为整合素avβ3单克隆抗体Lm609和7E3,抗体浓度分别为80ug/ml、40ug/ml、20ug/ml,10ug/ml,空白对照加同体积PBS。每个浓度重复3个孔。37℃孵育1小时后。每孔加15u1MTT,继续孵育4小时。弃去液体,每孔加100ulDMSO,震荡20分钟。在492nm波长测每个孔的OD值。每例细胞重复3次实验。 2、1例EM患者在位内膜,剪成1mm3小块。选取60枚9日龄鸡胚,鸡胚分为3组,一组为空白对照,另两组将标本置于尿囊膜上。一组加PBS,一组加Lm609。2天后取出尿囊膜,观察血管生长情况。 3、10只SCID小鼠分2组。取4例EM患者在位内膜标本,混合剪碎成1mm3组织块。治疗组组织块先与Lm609对照组与PBS共孵育后,分别注入小鼠腹部皮下,一周后,治疗组尾静脉注射Lm609,每周2次,每次250ug;对照组注射相应体积PBS。治疗3周后处死小鼠,测量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测微血管密度。 结果:1、与抗体共孵育的内膜细胞黏附能力低于对照组(P<0.05)。各浓度之间无差异(P>0.05)。 2、鸡胚尿囊膜加组织块组血管生成强于空白对照组(P<0.05),抗体治疗组血管生成弱于对照组(P<0.05)。 3、抗体治疗组小鼠的异位病灶重量、体积及血管密度均低于对照组。 结论:1、整合素avβ3单克隆抗体Lm609和7E3能抑制EM患者在位内膜细胞的黏附功能。 2、EM患者在位内膜组织有血管生成的能力,Lm609能抑制EM患者在位内膜组织的促血管生成作用。 3、Lm609对SCID小鼠EM异位病灶的形成有抑制作用,治疗组病灶的体积、重量均低于对照组,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异位病灶的血管生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