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氟羟基磷灰石的生物活性表征及细胞反应
【6h】

氟羟基磷灰石的生物活性表征及细胞反应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牙种植体材料的应用

1.2羟基磷灰石与氟羟基磷灰石材料的研究进展

1.3扫描电镜的工作原理

1.4傅立叶红外光谱的基本理论

1.5 X射线衍射的基本理论

1.6 荧光光谱的基本理论

1.7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构建羟基磷灰石、氟羟基磷灰石和胶原蛋白的复合材料

2.1引言

2.2材料与方法

2.3讨论

第三章 单体材料与复合材料的表征

3.1单体材料与复合材料扫描电镜结果讨论

3.2单体材料与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结果讨论

3.3单体材料与复合材料傅立叶红外光谱结果讨论

3.4单体材料与复合材料在磁场作用下的红外光谱结果讨论

3.5 讨论

第四章 单体材料与复合材料的蛋白质吸附情况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单体材料与复合材料的细胞反应情况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4 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存在的不足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对牙修复体材料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很多年,目前研究者们更为关注的是仿真天然牙齿的物质组成来寻找新型的牙修复材料。但是羟基磷灰石作为牙修复材料具有一定的缺陷,如溶解度高、脆性比较大,体内降解缓慢、缺乏可塑性、生物力学强度和抗疲劳破坏强度较低。氟羟基磷灰石因氟离子的离子半径比羟基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修复材料的生物力学强度,并还兼有一定的防龋的作用而被作为一种新型的牙修复材料进行研究并应用于临床。任何单体修复材料都不是完美的,为了提升单体修复材料的性能、提升仿真度,我们采取引入天然牙齿含量比较高的胶原蛋白作为第二相材料优化单体材料的性能。
  本文采用共沉淀法构建氟羟基磷灰石和胶原蛋白的复合牙修复材料,希望能够得到一类具有两者优良性能的新型牙修复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最终确定氟羟基磷灰石与胶原蛋白键合成功,与羟基磷灰石和胶原蛋白的复合材料相比,具有良好的晶型,晶体与单体材料相比更加细小,这对于提高修复材料的力学强度有一定优势。
  对新合成的牙修复材料在应用于临床之前都必须进行相应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评价。本文将复合材料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情况研究表明,复合材料与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作用更强更稳定,氟羟基磷灰石与羟基磷灰石相比吸附作用也更强更稳定。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复合材料的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单体材料采用MTT细胞安全性评价得出粉末状氟羟基磷灰石对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氟羟基磷灰石的毒性是可避免的,(1)在制备氟羟基磷灰石时严格控制氟离子的含量;(2)将氟羟基磷灰石用于牙修复材料时需避免使用粉末状材料。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是评价细胞分化和钙化的一个重要的指标,通过检测碱性磷酸酶的活性能确定氟羟基磷灰石是否具有扩增作用,结果与MTT细胞毒性实验结果一致。氟羟基磷灰石并没有对细胞具有明显扩增和钙化的效力,在一定的情况下具有毒性,但毒性表现很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