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钩体病豚鼠模型的病理学改变和钩体病出血机制研究
【6h】

钩体病豚鼠模型的病理学改变和钩体病出血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词汇缩略表

引 言

第一部分钩体病豚鼠模型的病理改变与钩体在豚鼠组织中的动态分布

材料和方法

结 果

讨 论

第二部分钩体病出血机制的实验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钩端螺旋体外膜蛋白研究进展

钩端螺旋体赖株豚鼠感染模型的建立和免疫组化法对钩体抗原的检测

问号钩体粘附侵袭相关基因特征分析

已刊文章目录及已完成文章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应用问号钩体黄疸出血群赖型赖株建立钩体豚鼠感染模型,全面观察病理改变,并探讨钩体病出血的发病机制.方法:①免疫组化法显示钩体在感染的不同时间肝、肾和肺组织中的动态分布,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钩体病病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钩体在组织中分布和降解情况.②检测TM、TAT、D-D、11-DH-TXB<,2>等分子标志物,并结合透射电镜观察组织病变,MSB染色观察肝、肾、肺组织中有无微血栓的存在.结论:①钩体在组织中随感染时间延长而逐渐降解,巨噬细胞吞噬可能不是钩体降解的主要因素,钩体降解过程中释出的成分可能作为毒力因子,导致组织出现严重病变.②钩体主要存在于细胞外,但可侵袭细胞而进入胞质.钩体对不同细胞的侵袭能力不同.③血液学检测显示钩体病过程中无DIC和TTP的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之一可能为肝枯否细胞增生并吞噬活化聚集的血小板.④血管内皮损伤是钩体病出血发病机制中一个重要因素.血小板减少症、红细胞膜破口导致的溶血、钩体表达的毒力因子和钩体本身降解产物对组织损伤等因素共同作用,可能是钩体病出血的发病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