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听觉失匹配负波与言语识别功能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6h】

听觉失匹配负波与言语识别功能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军医进修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前 言

第一部分听力正常青年人听觉失匹配负波及与最大言语识别率的关系

第二部分听神经病患者听觉失匹配负波特征及与最大言语识别率的关系

第三部分不同类型听力下降和不同程度言语识别功能下降对听觉失匹配负波的影响

文献综述失匹配负波的研究进展和听力学应用前景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参加编译的书籍、接受的培训

致 谢

展开▼

摘要

听力下降对生活最大的影响是言语识别功能下降所造成的言语交流障碍,目前的言语测听都需要受试者主动配合,因此无法准确了解婴幼儿的言语识别功能状况。失匹配负波(mismatchnegativity,MMN)是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的一个成份,是任何可辨别的声学差异诱发的脑电反应,与言语感知关系密切,无需受试者配合,因此适用于各种受试者,尤其是婴幼儿。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MMN在听力正常人群的引出率以及潜伏期和振幅的稳定性,观察不同类型听力下降者MMN潜伏期和振幅与最大言语识别率(maximumpercentage-correctscoreobtainedonphoneticallybalancedmonosyllabicword-recognitionmeasures,PBmax)的相关性,探讨利用MMN客观评价言语识别功能的可行性。本研究包括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听力正常青年人听觉失匹配负波及与最大言语识别率的关系 通过记录24名听力正常人的MMN,观察听力正常人MMN潜伏期和振幅的变异程度、不同频率差异和强度差异能诱发听力正常人出现MMN的比例,并初步观察MMN潜伏期和振幅与PBmax的相关性,作为研究听力障碍者MMN变化的基础。结果显示,在听力正常人群,能可靠记录到大的频率差异和强度差异诱发的MMN,其潜伏期比较稳定,可重复性好;振幅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异程度大;强度差异MMN的潜伏期与PBmax呈显著负相关,因此MMN与PBmax有一定的相关性,有望用于客观评价言语识别功能。 第二部分听神经病患者听觉失匹配负波特征及与最大言语识别率的关系 通过记录30例听神经病(auditoryneuropathy,AN)患者MMN和PBmax,观察AN患者MMN潜伏期和振幅与PBmax的相关性。结果显示,AN患者频率差异和强度差异MMN潜伏期比听力正常人显著延长,与PBmax呈显著负相关;AN患者MMN振幅显著低于听力正常人,但与PBmax无相关性。这意味着MMN的潜伏期可望用于客观评价AN患者的言语识别功能,成为目前仅有的预测和评价AN患者听力康复和治疗措施产生的言语功能增益的客观指标。 第三部分不同类型听力下降和不同程度最大言语识别率下降对听觉失匹配负波的影响 本部分记录了29例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sensorineuralhearingloss,SNHL)和29例传导性听力下降(conductivehearingloss,CHL)患者MMN。进行了SNHL和CHL患者MMN潜伏期和振幅与PBmax相关性的分析,以及不同类型听力下降但PBmax水平相近者和相同类型听力下降但PBmax水平不同者MMN潜伏期和振幅差异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SNHL和CHL患者的频率差异和强度差异MMN潜伏期都与PBmax呈显著负相关,振幅与PBmax无相关性;不同类型听力下降而PBmax水平相近者MMN潜伏期没有显著性差异,相同类型听力下降但PBmax水平不同者MMN潜伏期有显著性差异,振幅没有规律性变化。因此MMN潜伏期有可能成为评价不同类型听力下降者言语识别功能的客观指标,提供不能配合言语测听人群的言语识别功能情况,能准确预测和评价听力康复和治疗措施的言语功能增益,这是正确选择听力康复和治疗措施的关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