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彭州市耕地保护中的农民主体缺位调查研究
【6h】

彭州市耕地保护中的农民主体缺位调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概念厘定

1.4 理论基础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1.6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彭州市耕地保护中的农民主体缺位调查情况与设计

2.1 彭州市耕地保护概况

2.2 调查设计

2.3 调查研究宗旨

2.4 调查对象

2.5 调查方式

第三章 彭州市耕地保护中农民主体地位缺位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数据汇总

3.2 数据分析

3.3 原因分析

3.4 调查结论

第四章 提高彭州市农民耕地保护的主体地位

4.1 完善彭州市耕地保护体系,激励地方政府耕地保护

4.2 完善农民的耕地产权

4.3 提高农民耕地保护利益的收益权

4.4 完善彭州市农民耕地保护的参与权

第五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彭州市农户耕地保护中农民主体缺位问卷调查

附录二:彭州农户耕地保护主体缺失访谈提纲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城市规模逐步扩大,农村土地逐渐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农村耕地资源数量减少的势头也有增无减。近年来,耕地减少的速度加剧,我国也逐渐意识到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因此,我国从立法,政策等方面加强了耕地保护的力度,许多专家学者也针对耕地保护这一问题进行研究,试图找到最行之有效耕地保护的方法,希望通过研究找到方法给政府决策作参考,这也是政府实行公共管理,研究政府行为的耕地保护行为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以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角度对农民在耕地保护政策中的地位与耕地保护利益分享的地位进行分析,并提出制定相关的政策使得农户真正成为耕地保护的主人。在耕地保护中,只有农户的主体地位提高了,使农户拥有耕地的更多利益,农户才会更加自觉的对耕地进行保护。所以,研究耕地保护中农民的主体地位,是探索耕地保护制度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现实意义。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对农民主体缺位研究对耕地保护的的目的和意义,并且说明了全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主要针对国内外耕地保护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并进行了分类综述。并对我国农地保护的主体行为及在保护中农户的地位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在第三部分根据实际调查的数据,对农户耕地保护的多个方面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农户在耕地保护中没有完全的耕地产权,农民耕地保护中的收益权缺失,农民参与耕地保护权缺失,导致彭州市耕地保护中农民主体缺位。第四部分根据以上一些列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完善耕地保护策略,针对提高农民在耕地保护中的主体地位提出的对策建议。本章针对我国耕地保护过程中所处的弱势地位,提出一系列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完善耕地保护政策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著录项

  • 作者

    罗平;

  •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
  • 学科 公共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震,刘仁富;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323.211;
  •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农民地位; 主体缺位; 公共管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