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医医案整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6h】

中医医案整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1背景与意义

1.2中医医案管理信息系统研究进展

1.3本文主要工作

1.4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2.1中医医案整理利用的一般步骤

2.2中医医案结构化整理

2.3 中医医案结构化整理的意义

2.4 中医医案结构化整理中的共性技术

2.5 系统开发常用技术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医医案整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3.1 系统建设目标

3.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3 系统非功能需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医医案整理系统的设计

4.1 系统设计目标

4.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3 支撑概念粒度结构化整理的后台数据库

4.4 系统数据库设计E-R图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医医案整理系统的实现

5.1 系统环境配置

5.2 系统开发环境

5.3 主要功能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系统测试环境

6.2系统测试网址

6.3系统功能测试

6.4系统性能测试

6.5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贡献

7.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相关的古今文献浩如烟海,其中尤以医案数量居多。医案,最早称为诊籍,是中医理法方药综合运用的翔实记录,是中医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宝贵医案资料对现代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能在中医医案的规范整理与深度挖掘利用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意义重大。
  正是针对中医医案整理研究中的难点(即结构化建库),本篇论文提出建立一个中医医案计算机辅助三层结构化(初复诊结构化、语句粒度结构化、概念粒度结构化)整理平台的构想,从而为中医医案数据的深度分析挖掘等创造前提。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
  1.提出了中医医案整理利用的一般步骤,总结了中医医案结构化整理的共性技术。制定了中医医案整理系统的建设目标、基于此描述了包括用户和功能在内的系统需求和包括时间特性、安全性、可靠性、扩展性在内的非功能需求等。
  2.针对中医医案整理研究中的结构化整理难点,提出了中医医案整理系统的设计目标,对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设计并绘制了完整的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图和主要功能流程图。进一步对支持概念粒度结构化的中药、功效、四诊等后台数据库进行了详细介绍,基于此绘制了数据库设计E-R图。
  3.基于上述设计方案,采用B/S模式,利用C#.NET和ADO技术,数据库采用SQL2000建立了一个基于Web的“中医医案整理系统”。系统开发和调试采用VS2005技术,运行环境是IIS5.0及其更高版本,用户在福建中医药大学校园网内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页面。系统模块包括:用户注册、个人信息维护、医案录入、医案结构化(初复诊结构化、语句粒度结构化、概念粒度结构化)、医案整理任务的分配与审核、医案查询、医案导出、概念频数统计、系统维护。
  4.“中医医案整理系统”特别在医案的结构化整理方面,设计并实现了包括初复诊结构化、语句粒度结构化、概念粒度结构化的中医医案逐层细化整理模式,该模式的提出与实现,将为大量中医医案的深度整理、分析和挖掘研究等创造前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