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侦查程序中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障问题研究
【6h】

侦查程序中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障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一、我国侦查程序中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现状

二、两大法系的侦查模式及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机制比较

三、我国侦查程序中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问题成因分析

四、刑事诉讼观念转型

五、我国侦查程序中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措施的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论文独创性声明及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查摆问题、树立参照系、剖析根源,在吸收和借鉴现代法治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侦查程序中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的整改方案,即实现刑事诉讼观念转型和完善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制度设计。 引言部分进行了简单的解题,提出权利保障是诉讼的起源和本质,在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的重点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而导入正题。 除引言外,正文主要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客观分析了我国侦查程序中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状况,在肯定其立法保障的进步性同时,查摆出犯罪嫌疑人身份的异化、无罪推定原则的非完全性、犯罪嫌疑人辩护权的弱化、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尚未确立、侦控机关强制性处分权缺乏有效司法控制等问题。 第二部分,比较分析了两大法系的两种不同侦查模式中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的不同体现,以及两大法系相互借鉴、逐渐融合的趋势,总结出当今两大法系国家在侦查模式设计、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上的共同点,为我国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树立参照系。 第三部分,从观念和制度两个层面剖析了我国侦查程序中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问题的成因:“重权力、轻权利”、“重打击、轻保护”、“重实体、轻程序”等观念持续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刑事司法行为;与我们已认可的国际人权标准相比,仍然存在着诸如无罪推定原则未被正式认同和完整确立等制度上的缺漏。 第四部分,从观念层面上,提出了实现刑事诉讼观念的现代转型,即从国家权利本位观主导向公民权利本位观主导转变、从偏重惩罚犯罪的诉讼价值观向重视保障人权的诉讼价值观转变、从偏重实体的正义观向重视程序的正义观转变、从侦查中心的司法观向审判中心的司法观转变。 第五部分,从制度层面上,提出了通过建立犯罪嫌疑人身份确立程序、全面确立无罪推定原则、强化犯罪嫌疑人的辩护权、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确立侦查司法审查机制等措施,提高我国侦查程序中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