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川省金融办对小额贷款公司监管的案例研究
【6h】

四川省金融办对小额贷款公司监管的案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相关理论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四川省金融办对小额贷款公司监管的案例描述

2.1 四川省金融办对小额贷款公司监管的背景

2.2 四川省金融办对小额贷款公司监管的具体做法

2.3 四川省金融办对小额贷款公司监管的成效

2.4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5 四川省金融办对小额贷款公司监管的典型性分析

第三章 四川省金融办对小额贷款公司实行分类监管的分析

3.1 四川省金融办开展小贷公司评级分类的分析

3.2 四川省金融办对小贷公司实行分类监管的效果

3.3 监管评级存在的局限性

3.4 完善四川省金融办对小额贷款公司实行分类监管的建议

第四章 四川省金融办指导小贷公司进行行业自律监管的分析

4.1 四川省金融办指导小贷公司进行行业自律监管的具体做法

4.2 四川省金融办指导小贷公司进行行业自律监管的绩效分析

4.3 强化四川省金融办指导小贷公司进行行业自律监管的建议

第五章 四川省金融办建立小额贷款公司风险防范体系的分析

5.1 四川省金融办建立小额贷款公司风险防范体系的具体做法

5.2 四川省金融办建立小额贷款公司风险防范体系的绩效分析

5.3 强化四川省金融办建立小额贷款公司风险防范体系的建议

第六章 经验与借鉴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小额贷款公司是目前我国金融领域的一个新生事物,亦是当前民间金融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其对破解我国农户及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四川在2005年就开始小额贷款公司运作的尝试,成为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试验田。人民银行及银监会2008年发布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是打破民间开办小额贷款公司政策禁区的标志。之后随着各级地方政府对金融市场管制的逐步放松,小额贷款公司开始走向聚集民间资本的快速发展之路,但因其利润来源主要靠经营贷款,而且其性质定位为只贷不存的工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将承担相当高的风险。作为经营风险较高的企业主体,极易因个别机构的经营不当而引起“多米诺”效应,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崩盘,直接危及社会安定。当前,小额贷款公司在全国各地的蓬勃发展已经暴露出诸多社会风险,不断累积的风险扩张趋势使得政府不得不时刻关注其风险级别。四川省于2008年底正式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小额贷款公司的审批程序,但因监管程序和风险防范体系尚不完善,因而在未来的探索发展阶段中,加速完善现行监管制度无疑成为决定小额贷款公司能否实现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前提。
  本文所涉及的四川省金融办是四川省人民政府监管小额贷款公司的职能部门,文章主体主要以四川省为例立足当前我国有关小额贷款公司监管的法规政策及当前政府监管、引导小额贷款公司必要性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法、文献分析法及归纳法等。全文的章节安排共分为七个部分,其中第一章为绪论,通过阐述整篇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提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思路和整体研究框架。第二章是四川省金融办对小额贷款公司监管的案例描述。主要介绍了四川省金融办对小额贷款公司监管的具体情况和工作方法。第三章是四川省金融办对小额贷款公司实行分类监管的分析。第四章是四川省金融办指导小贷公司进行行业自律监管的分析。第五章是四川省金融办建立小额贷款公司风险防范体系的分析。接下来第六章是经验与借鉴。最后,第七章是结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