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配伍方法对湿热证变态反应动物模型抗炎作用的研究
【6h】

不同配伍方法对湿热证变态反应动物模型抗炎作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声明

引 言

实验研究

讨 论

结 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 谢

附 中药抗Ⅰ型变态反应研究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运用湿热证Ⅰ型变态反应动物模型模拟急性湿疹,比较四种不同配伍中药组方的抗炎作用;并通过研究各组对血栓烷(TXB2)和6酮前列素F1a (6-Keto-PGFla)的影响,探讨其抗炎机制。 方法:56只SD大鼠随机分成7组:正常组、模型组、三物黄芩汤组、三物黄芩白术汤组、三物黄芩当归汤组、三物黄芩术归汤组和皿治林组。除正常组外,各组大鼠高脂高糖辛辣饮食15天,后5天放入高温高湿环境建立湿热证模型。实验第16天,用药组开始灌胃给药,连续7天。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实验第21天,大鼠背部剪点处皮内注射IgE抗血清,经48小时,大鼠尾静脉注射含卵蛋白的伊文思蓝溶液进行抗原攻击。30分钟后大鼠股静脉采血,以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栓烷B2(TXB2)及6酮前列素F1a(6-Keto-PGFla)的水平;处死大鼠,剪下背部蓝斑,观察反应蓝斑直径。 结果: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均能显著缩小大鼠背部皮肤蓝色反应斑的直径(P<0.05),中药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血中6-Keto-PGFla的水平(P<0.05),但各中药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与模型组比较,三物黄芩术归汤组可显著降低TXB2值(P<0.05),其余组与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1.本实验所采用的不同配伍中药组方均能有效对抗湿热证Ⅰ型变态反应模型动物的炎症反应,可有效抑制花生四烯酸环氧合酶代谢产物的生成是其抗炎机制之一。2.对于湿热证变态反应模型动物,四种不同配伍方法的抗炎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在清热燥湿、凉血止痒法基础上配伍养血活血药物或者(和)健脾除湿药物对抗炎作用无显著性增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