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川贝母产地适应性分析及基于成分分析的采收加工方法研究
【6h】

川贝母产地适应性分析及基于成分分析的采收加工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引 言

第一章 川贝母的产地适应性分析

第二章 样品采集加工和有害元素检查

第三章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

第四章 HPLC-ELSD法测定贝母辛含量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致 谢

综 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川贝母(Fritillaria.Cirrhosa D.Don)是历版《中国药典》记载的川贝母药材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由于过度采挖已成为濒危植物。为缓解资源紧缺的压力,于川贝母的适生地进行野生抚育是有效途径之一,而野生抚育的首要任务是分析其适宜区。另外,对已有药用植物的充分利用也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组成部分。采收加工是原生植物转变为合格药材的重要环节,适宜采收期和加工方法是保证药材品质、充分利用药材的最主要的两个因素,进行川贝母采收加工技术的相关研究也非常必要。 目的: 以卷叶贝母为受试对象,对其进行产地适应性分析与适宜采收期、加工技术的研究,旨在为实现川贝母的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方法: 以《中药产地适应性地理信息系统》(TCMGIS-Ⅰ)为技术依托,对川贝母(F.Cirrahosa)的产地适应性进行分析;在进行产地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川贝母野生分布区(原生起源中心)的抚育川贝母进行适宜采收期和加工干燥方法的研究。本文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选择414 nm作为测定波长,以西贝素作为对照,对不同川贝母样品进行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并以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联用(HPLC-ELSD)法同时测定各样品中的单体生物——贝母辛的含量。 结果: 1.产地适应性初步分析结果显示:相似系数为90%~100%的适宜区和相似系数为80%~90%次适宜区所覆盖的地区和传统上川贝母的主产区是基本一致的,但有部分文献未报道的适宜区。 2.结合有效成分含量和药材产量两个指标,显示抚育川贝母的适宜采收期为果熟期;同时结合外观性状和有效成分含量,显示水洗继以60 ℃烘干为产地适宜加工方法。 结论: 应用TCMGIS-Ⅰ系统能够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得到川贝母的适宜产区,分析结果科学、可靠,可以较好的指导川贝母野生抚育适宜区的选择。采收期的研究表明:选择果熟期采收川贝母,药材可最大限度地积累有效成分,产量可达到几个采收期中的最大值,同时可以采收种子用于扩大种群基数。水洗60 ℃烘干的方法既能简便快速的干燥药材,也能最大限度的保留有效成分,适合产地推广。 创新点: 本文以康定道地产区生态因子为基准,采用TCMGIS-Ⅰ对川贝母(卷叶贝母)的产地适应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对不同生长期和不同发育阶段的川贝母药材中的生物碱成分进行比较分析,初步揭示了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生物碱的变化规律,并进行了适宜采收期的研究;同时对同一生境同一采收期且大小比较均一的川贝母的不同加工干燥方式进行了有效成分的考察,更能体现加工方法本身的差异。 上述研究结果为川贝母的规范化种植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填补了某些传统经验的不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