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医综合疗法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
【6h】

中医综合疗法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略语表

引 言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时间与对象

2.2 调查表的制定

2.3 诊断标准

2.4 纳入标准

2.5 排除标准

2.6 剔除病例标准

2.7 治疗方案

2.8 疗效判定标准(依据尼莫地平法制定)

2.9 观察方法

2.10 统计分析

2.11 质量控制

3 一般情况

3.1 病例组成

3.2 患者年龄分布

3.3患者职业分布

3.4患者文化程度分布

3.5患者婚姻状况

3.6患者性生活情况

3.7患者避孕方式

3.8患者孕产史分布情况

3.9患者病程分布情况

3.10患者腹痛反复发作情况

4 结果

4.1 疗效评价结果

4.2 生存质量量表分析

5 结论

6 讨论

6.1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生存质量量表的制定

6.2 生存质量量表是传统疗效评价方法的必要补充

6.3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分析

6.4 中医综合疗法可显著提高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6.5 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生存质量

7 问题与展望

7.1 存在的问题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综述

1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2 生存质量

3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生存质量测评的意义

4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附录三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使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疗效评价调查表”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西医体征、生存质量的评价分析,分析中医综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和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生存质量量表的内容进行初步探讨,为制定全面、系统的疗效评价体系奠定基础。
  方法:依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盆腔炎中医诊疗方案临床验证”的工作,使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疗效评价调查表”,选择四川省中医医院妇科门诊和住院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以问卷方式于治疗前、治疗1月后、治疗2月后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局部体征及辅助检查资料的采集和生存质量的调查。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中医综合治疗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的变化。
  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病例120份,剔除不合格病例2份,有效病例为118份。
  1.中医综合疗法可显著降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中医证候及体征积分,治疗前后积分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对中医证候和体征的愈显率达到64.41%、66.10%,疾病愈显率为65.25%。
  2.经过中医综合治疗,除对不孕症及异位妊娠的担忧,生存质量量表各条目平均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一诊与二诊之间评分对比,除肛门坠胀影响性生活、生活乐趣及腹痛不被人理解3项有差异外,其余11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一诊与三诊之间评分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权重分析可见,治疗前对生存质量影响最大的是下腹痛或腰骶疼痛反复发作,其次是健康状况的评价和腰腹痛影响情绪;治疗后对生存质量影响最大的是健康状况,其次是生活乐趣和对不孕的担忧。
  3.生存质量各领域治疗后评分显著升高,生理领域由4.24±0.93分升高到5.65±0.41分,心理领域由3.80±1.14分升高到4.68±0.75分,社会领域由4.70±1.12分升高到5.81±0.49分,除心理领域一诊与二诊之间评分对比有差异(P=0.017<0.05)外,其余一诊与二诊、一诊与三诊之间评分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4.治疗前患者自评分与量表分无差异(P=0.682>0.05),治疗后评分显著升高,患者评分由66.36±13.76分升高到80.97±6.91分,量表分由65.84±13.53分升高到84.40±6.71分,且一诊与二诊、一诊与三诊之间评分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随着中医综合疗法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中医证候、体征的改善,其生存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自制“盆腔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能客观的反映患者的感受,并有一定的可信度和敏感性,有必要研制针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特异性量表,对制定全面、科学的疗效评价体系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