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子午流注纳支法治疗脾虚湿盛型女性成人腹型肥胖症的临床观察
【6h】

子午流注纳支法治疗脾虚湿盛型女性成人腹型肥胖症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中止与脱落标准

1.7 剔除、中止与脱落病例处理办法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随机分组方法

2.3 对照和盲法

2.4 技术路线

2.5 临床治疗方案

2.6 不良反应及处理

2.7 观察指标

2.8 疗效评价标准

2.9 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与分析

1.病例完成情况

2.两组基线情况比较

2.1 治疗前两组间年龄比较

2.2 治疗前两组间病程比较

2.3 治疗前两组间肥胖度比较

3.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3.1 治疗后两组间疗效比较

3.2 治疗前后两组的体重及体重指数比较

3.3 治疗前后两组的腰围、臀围及腰臀比比较

3.4 治疗后两组间肥胖度比较

3.5 治疗后两组间脾虚湿盛症状积分比较

4.不良反应及安全性分析

讨论

1.现代医学对腹型肥胖症的认识

1.1 现代医学对腹型肥胖症的病因认识

1.2 腹型肥胖症的危害

1.3 腹型肥胖症的治疗方法

2.中医对腹型肥胖症的认识

2.1 中医病因

2.2 中医病机

2.3 中医对肥胖症患者体质的认识

2.4 超重、肥胖与相关疾病的中医认识

3.针灸治疗肥胖症的作用机理探讨

3.1 调节神经系统

3.2 调节内分泌系统

3.3 调节脂质代谢过程

3.4 调节消化功能

3.5 调节新陈代谢

3.6 调节体内活性物质及改善水电解质代谢

4.子午流注纳支法的认识

4.1 子午流注学说概论

4.2 子午流注纳支法

4.3 子午流注纳支法时间的确定

4.4 子午流注纳支法和纳甲法在时辰针刺应用时的比较

4.5 子午流注针法及临床应用特点

4.6 子午流注纳支法治疗脾虚湿盛型腹型肥胖症的优势

5 本临床研究的治疗特点

5.1 突出时间因素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综述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进展

附录二:临床疗效观察表

附录三: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支法按时循经取穴治疗脾虚湿盛型女性成人腹型肥胖症的临床疗效,并评估传统治疗方法是否对病人有所助益,为临床治疗腹型肥胖症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方法:研究对象以本院女性腹型肥胖症患者为主。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72例完全符合纳入标准的腹型肥胖症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人。治疗组采用子午流注纳支法按时循经取穴治疗,每日巳时(当地时间上午10:04~12:04)针刺。对照组在巳时以外的其余时间针刺。两组病人所取穴位及针刺手法均相同,治疗时间安排均为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患者治疗结束时,分别观察各病例的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肥胖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1)两组基线状况良好,分组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2)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3)治疗后,经自身前后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两组的体重及体重指数均有显著降低,腰围及臀围均有减小,脾虚湿盛型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种疗法均能降低脾虚湿盛型腹型肥胖症患者的体重及体重指数(BMI),减小腰围及臀围并缓解临床症状。(4)治疗后,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分析,两组的体重下降值、腰围下降值、脾虚湿盛型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存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降低脾虚湿盛型女性成年腹型肥胖症患者的体重、腰围、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5)治疗后,经秩和检验(非参数检验),两组肥胖度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降低女性脾虚湿盛型腹型肥胖症患者的肥胖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6)治疗后,臀围、腰臀比数据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分析,0.01<p值<0.05,说明较弱的判定结果,拒绝假定的参数取值。说明在降低女性脾虚湿盛型腹型肥胖症患者的臀围、腰臀比方面两组疗效相当,治疗组优势不明显。
  结论:子午流注纳支法治疗脾虚湿盛型女性成人腹型肥胖症在降低患者体重及减小腰围方面优势明显,是治疗肥胖症行之有效的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