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型癌性发热的临床观察
【6h】

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型癌性发热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略词表

前言

病例、材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

1.1年龄

1.2性别

1.3治疗前卡氏评分

1.4 治疗前发热程度比较

1.5不良反应

2.试验方法

2.1诊断标准

2.2纳入标准

2.3排除标准

2.4剔除标准

2.5脱落标准

2.6疗效判定标准

2.7安全性检测

2.8并用疗法控制

2.9研究方法

3.药物及给药方法

3.1治疗组

3.2对照组

3.3观察指标

4.数据统计

研究结果

1.疗效指标

1.1退热疗效

1.2卡式评分

1.3最大体温上升高点(△T)、体温反应指数(TRI)比较

1.4 退热起效时间比较

讨论

1. 中医学对癌性气虚发热的认识

1.1中医学对癌性发热的认识

1.2中医学对气虚发热的认识

1.3关于补中益气汤方的研究

2.西医对癌性发热的认识

2.1癌性发热的概念

2.2 癌性发热的机制

2.3癌性发热的临床特点

2.4诊断与鉴别[63]

2.5癌性发热的治疗

3.关于本实验研究的讨论

3.1补中益气汤对癌性发热患者的退热疗效

3.2补中益气汤对癌性发热患者的卡式评分影响

3.3 补中益气汤对△T、TRI的影响

3.4补中益气汤对退热时间的影响

结语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补中益气汤治疗癌性发热研究进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背景:中晚期癌症病人常会出现癌性发热的症状,它是导致癌症病人发热的第二位最常见原因,它的出现使本就虚弱的癌症患者体质进一步消耗,危害不言而喻。现代医学对其病因、机制尚未研究清楚,时日至今,临床上仍然缺乏治疗癌性发热的特效药。在漫长的治疗癌性发热的历史中,西医常常使用物理降温、非甾体抗炎类药物、激素、抗生素等方法,这些治疗措施也是所有类型发热的常用方法。物理降温虽然简单、安全,但其退热作用有限、起效较慢;中晚期癌症患者,特别是消化道恶性肿瘤、饮食状况差的病人,其胃肠功能脆弱,若长期应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解热药极有可能诱发溃疡和出血,临床上此类情况经常出现,这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有学者认为癌热使用抗生素无效。这些方法种种的局限性使得西医治疗癌热不仅退热效果较差,常常还伴有严重的副作用,对于某些不能耐受副作用的病人常束手无策。而中医药治疗癌性发热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同时还可以顾护脾胃、扶正固本,能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目的:通过观察2012年6月-2013年12月间在我科收治的62例气虚型癌性发热患者应用补中益气汤的临床疗效,为癌性发热中医中药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癌性气虚型发热患者,研究采取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西医内科基础治疗。针对癌性气虚型发热,治疗组加用补中益气汤口服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法在体温反应指数(thermal response index,TRI)、最大体温上升高点(△T)、退热起效时间、退热疗效、卡氏评分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型癌性发热的疗效。
  结果:⑴治疗后,在退热疗效方面,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58.06%;治疗组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4.16%。经过X2检验,X2=0.4062,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退热疗效优于对照组。⑵治疗后治疗组卡氏评分增加22例,稳定6例,降低3例,增加稳定率为90.32%,对照组卡氏评分增加12例,稳定14例,降低5例,增加稳定率83.87%。X2=0.3046,P>0.05,提示提升卡式评分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⑶对照组最大体温上升高点明显高于治疗组,治疗组发热指数较对照组发热指数有所下降,两组△T及TRI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补中益气汤治疗癌性发热的疗效确切。⑷治疗后,对照组平均退热时间为0.5?0.214小时,治疗组为0.5?0.298小时,经t检验,结果提示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这说明补中益气汤并没有将退热时间缩短。
  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补中益气汤能明显降低气虚型癌性发热患者的体温,并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耐受性较好,临床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并且能为研制治疗癌性发热的中药相关制剂奠定一定临床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