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芍甘胃漂浮缓释双层片的药学研究
【6h】

芍甘胃漂浮缓释双层片的药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1 中医药理论对抑郁症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

3 处方的选择

4 剂型的选择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6 技术路线

第一章 白芍总苷提取物的制备工艺

1仪器与试药

2 白芍总苷提取工艺研究

3 白芍总苷纯化工艺研究

4 白芍总苷提取物的质量标准研究

5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甘草总黄酮提取物的制备工艺

1 仪器与试药

2 甘草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3 甘草总黄酮提取物的质量标准研究

4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芍甘胃漂浮缓释双层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2 处方前研究

3 芍甘速释分散层的制备工艺研究

4 芍甘胃漂浮缓释层的制备工艺研究

5 芍甘胃漂浮缓释双层片的制备工艺

6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双层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2 芍甘胃漂浮缓释双层片质量标准

3 本章小结与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从炎症角度探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致谢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芍甘抗抑郁处方以出自《伤寒论》的芍药甘草汤为基础,由白芍总苷和甘草总黄酮以5:3组成。芍药甘草汤原方具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的功效,主治拘急挛痛诸证,临床常用于各种疼痛性疾病的治疗。近来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疼痛和炎症与抑郁症的发生及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大量的药理研究证实了白芍总苷和甘草总黄酮在抗炎、抗抑郁、肝脏保护等方面具有明确的效果。本研究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制抗抑郁新药-芍甘胃漂浮缓释双层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提取工艺:以白芍总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试验优化得白芍总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20倍量70%乙醇,浸泡15 min,水浴回流提取1 h,提取2次。以甘草总黄酮的含量为考察指标,试验优化得甘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25倍量80%乙醇,浸泡30min,回流提取2次,每次1 h。
  2.提取物的制备工艺:采用静态吸附实验优选D101树脂对白芍总苷进行富集,以白芍总苷吸附量和洗脱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动态吸附实验优化得白芍总苷的最佳富集工艺:上样液浓度为0.2 g/mL,最大上样体积为3.5 BV,吸附流速为1 BV/h,洗脱流速为2 BV/ h,水洗脱量为4 BV,70%乙醇为洗脱溶剂,洗脱剂用量为3 BV。
  3.提取物质量标准研究:通过外观性状、水分、吸湿性及定性定量分析等对白芍总苷和甘草总黄酮提取物进行了质量控制,白芍总苷提取物中白芍总苷含量约为85%,芍药苷含量约为65%,甘草总黄酮提取物中甘草总黄酮含量约为90%,甘草苷含量高达74%。
  4.双层片成型工艺研究:对速释层和胃漂浮缓释层及速释层和缓释层的比例优化得双层片中速释层和胃漂浮缓释层的比例为3:7。
  速释层的处方为:甘草总黄酮原料药和白芍总苷原料药约占处方量的47%,9.17%的PVPP和5.29%的CMS-Na为主要崩解剂,21.74%的MCC为辅助崩解剂,13.8%的磷酸氢钙为填充剂,3%的微粉硅胶为药物改性剂及润滑剂,1.0%的SDS为助溶剂。
  胃漂浮缓释层的处方为:甘草总黄酮原料药和白芍总苷原料药约占处方量的47%,14.68%的HPMC K100M和12.54%的HPMC K4M为缓释材料和轻质胃漂浮材料,4%的碳酸氢钠和4%的柠檬酸为助漂剂,7.89%的PEG6000和7.89%的乳糖为填充剂,2%的微粉硅胶为润滑剂。
  5.双层片质量标准研究:通过薄层色谱(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双层片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TLC鉴别符合要求,以芍药苷为指标成分,对双层片进行了质量控制,芍甘抗抑郁胃漂浮缓释双层片中芍药苷含量不低于75 mg/片。此外片重差异、外观及溶出度等均符合要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