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藿香油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实验研究
【6h】

广藿香油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略词表

引言

1 广藿香油的体外抑菌活性

1.1实验材料

1.2实验方法

1.3实验结果

2 广藿香油对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模型小鼠的影响

2.1实验材料

2.2实验方法

2.3实验结果

3 广藿香油对家兔内毒素性发热的影响

3.1实验材料

3.2实验方法

3.3实验结果

讨论

1. 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现状及研究进展

2. 中医药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优势

3. 广藿香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机制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综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研究进展

附Ⅱ: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药效学实验,研究广藿香油对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1.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广藿香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 ATCC25923,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ATCC43300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J2、J3、J14、J16、J17、J208株受试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2.采用MRSA感染小鼠建立小鼠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模型,给予广藿香油治疗,观察小鼠鼻黏膜、气管和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以及小鼠鼻咽部MRSA菌落数的变化;3.经家兔耳缘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2μg/kg)复制家兔内毒素性发热模型,观察广藿香油对发热家兔体温、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下丘脑中环磷酸腺苷(cAMP)和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影响。
  结果:1.广藿香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25923,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MRSA ATCC43300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J2、J3、J14、J16、J17、J208株受试细菌均具有较强的体外抑制作用,对临床分离株 J2的MICs为0.99 mg/mL,对余下7株受试细菌的MICs均为0.49 mg/mL。2.广藿香油高、中、低各剂量(12.65、6.325、3.1625 mg/kg)可减轻MRSA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模型小鼠鼻黏膜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减少红细胞渗出及炎性细胞浸润;MRSA菌液滴鼻感染后小鼠鼻咽部 MRSA数量明显升高,而广藿香油高、中、低各剂量组对其均有显著抑制作用。3.广藿香油高、中、低各剂量组(20.24、10.12、5.06 mg/kg)对发热家兔的体温升高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广藿香油20.24 mg/kg给药后1.5~5.5 h,家兔体温分别升高(1.06±1.55)、(1.62±1.36)、(1.38±1.22)、(0.98±0.98)和(0.48±0.95)℃,广藿香油10.12mg/kg给药后3.5 h~5.5 h,体温分别升高(1.47±0.73)、(1.15±0.68)和(0.63±0.54)℃,广藿香油5.06 mg/kg给药后各时间点均有降低发热家兔体温的趋势;广藿香油可明显抑制血清中TNF-α和下丘脑中cAMP含量的升高,有降低血清中IL-1?和下丘脑中PGE2含量升高的趋势。
  结论:广藿香油有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直接抑制致病菌;保护鼻黏膜组织维持正常形态,减少红细胞渗出及炎性细胞浸润;通过抑制血清中TNF-α与下丘脑中cAMP含量升高而发挥解热作用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