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用药规律及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
【6h】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用药规律及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用药规律分析

1 研究目的

2材料与方法

2.1 文献来源

2.2 检索方法

2.3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2.4文献分析和研究方法

统计分析结果

3.1文献纳入情况分析

3.2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病名的统计结果

3.3药物频数分析

3.4高频药物系统聚类分析

3.5高频药物主成分分析

3.6 讨论

第二部分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

1研究目的

2材料与方法

2.1 文献来源

2.2 检索方法

2.3文献纳入标准

2.4文献排除标准

2.5文献处理

2.6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2.7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文献的质量评价

3.3疗效评价标准的应用情况

3.4疗效指标的应用情况

3.5 讨论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文献信息采集表

附录二:综述:中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评价的思考

附录三: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用药规律,探索能体现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优势的疗效评价方法。
  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115篇近十年来发表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有关中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文献,建立数据库,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用药、疗效评价标准、疗效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应用频数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归纳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用药规律及疗效评价的应用情况。
  结果:
  1.慢性肾功能衰竭用药注重标本兼治,主要以活血、利湿、解毒治标,以益气、养阴、助阳、养血治本。口服中药使用主成分分析得出当代中医常用药物以补气养阴药、活血通经祛湿药为主,依次为:黄芪、生大黄、丹参、白术、茯苓、川芎、党参、山茱萸、泽泻、熟大黄、甘草、半夏、附子、生地黄、熟地黄、山药、当归。灌肠药物经主成分分析得出当代中医灌肠常用药物为生大黄、牡蛎、丹参、蒲公英。
  2.通过对文献的质量进行Jadad评分,多数文献得分偏低。目前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评价没有统一标准,大部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疾病疗效标准以及症候疗效标准,使用率占60%以上。使用的评价指标包括理化指标、中医证候或症状指标、安全性指标、不良反应、生存质量指标以及终点事件指标6个层次。115篇文献中有112篇文献报道了理化指标的疗效情况,79篇文献报道了中医证候或症状指标的疗效情况,23篇文献报道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0篇文献对临床安全性指标进行了评价,5篇文献对生存质量进行了评价,4篇文献对终点事件指标进行了评价。较少能够对各指标进行全面综合多维度的评价。
  结论:
  1.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口服中药核心药物:黄芪、生大黄、丹参、白术、茯苓、川芎、党参、山茱萸、泽泻、熟大黄、甘草、半夏、附子、生地黄、熟地黄、山药、当归;灌肠核心药物:生大黄、牡蛎、丹参、蒲公英。
  2.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以理化指标、中医证候或症状疗效、安全性指标、不良反应事件、生存质量指标、终点事件六个维度全面评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