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古今文献的方剂功效认定及其术语规范化研究
【6h】

基于古今文献的方剂功效认定及其术语规范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1研究目的与意义

2方剂功效文献研究现状

3研究思路与方法

1功效的概念

1.1汉语概念

1.2中医学概念

1.3与功效近似的相关概念

2方剂功效的分类

2.1治疗功效

2.2养生功效

3方剂功效认识的发展概况

3.1功效表述的历史沿革

3.2功效术语表述的演变

3.3研究结果

4方剂功效术语表述现状

4.1调查统计方式

4.2调查结果

4.3功效术语不规范概述

5讨论

5.1方剂功效认识的特殊性

5.2方剂功效术语不规范性表述概述

5.3功效与治法的关系

5.4功效与主治的关系

5.5方剂功效认定与规范要素探索

结论

创新点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方剂功效研究进展

历代功效表述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整理历代方书部分方剂功效表述的演变及其方剂学统编教材部分方剂功效表述的现状,探索方剂功效认定及其规范化要素,为方剂功效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
  方法:综合目录学、版本学、历史学等多种文献研究方法,搜集历代相关方剂学文献,尽可能利用原始资料。对同一论点所收集的资料,论述内容大致相同的,保留年代较早的论述;论述内容有所发展变化的,予以全部保留,以期能系统地整理出方剂功效的发展脉络。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与综合,总结提炼观点,对方剂功效术语进行词源、概念、初始含义、历史应用、当前应用及现代研究情况进行梳理考证。通过梳理古今文献及方剂功效发挥的影响因素,总结方剂功效的认定及其规范化要素,并将其应用于无功效表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部分方剂及其有功效方剂表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方剂学》统编教材,探索其可行性。
  结果:(1)历代方书功效表述概括:在唐宋以前对方剂的认识与记载是以其所治的病症为主,强调方剂的具体运用,较少记载方剂的功效。明清时期在方剂的主治或方论中常常隐含了方剂功效,且此时期出现了以功效分类的方剂专著。(2)功效专项表述概括:①民国时期《中国医学大辞典》首次明确提出方剂功效的同义词“功用”,并将“功用”作为独立专项进行论述。虽然该书明确提出功用,但其本质也是侧重强调其具体的用,指的也主要是对疾病的主治。直至1974年广东中医学院主编的中医学院《方剂学》试用教材才将“功效”作为专项描述,且描述的内容真实反映了方剂的功效。②现代教材中部分方剂功效表述欠规范,存在定位和定性的问题,且术语相对繁多,表示同一意思的术语往往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词汇表述。(3)影响方剂功效发挥的因素:方剂的组成、剂量、剂型、用法及药材质地是影响方剂功效发挥的基本要素,其中组成和剂量是重要因素。(4)方剂功效认定要素:基于方中诸药配伍的同时充分考虑方药的离合;应充分考虑方中诸药的剂量,包括药物的相对剂量和绝对剂量;应充分结合主治针对病机进行功效表述;参考方中诸药的药材质地,次要考虑方剂的剂型及用法。(5)方剂功效规范要素:充分依据方证对应反映病机,首先使用对证功效术语进行表述,对证功效力求体现病因、病位和病性;其次结合主要病症特点,以对病功效和对症功效为补充;再次功效表述应主次有序,主要功效在前面,次要功效在后面或以兼字区分。
  结论:(1)方剂功效表述明显滞后于方剂的主治,在大量的古方中仅记载了药物的组成、主治和用法,未明确独立记载方剂的功效,即便有功效描述也常常夹杂在主治或方论之中。(2)方剂学教材虽然有了方剂功效的专项描述,经过几十年的修改完善,取得了较多成果,但是其术语表述仍然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有待于统一规范。(3)方剂功效认定及其规范化要素应用,对无功效方剂及有功效方剂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为方剂功效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