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刺对糖尿病抑郁大鼠血糖、情绪昼夜节律及Per1mRNA、Per2mRNA表达的影响
【6h】

针刺对糖尿病抑郁大鼠血糖、情绪昼夜节律及Per1mRNA、Per2mRNA表达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实验研究

1.实验方案线路图

2.动物及实验准备

3.实验方法及结果

第三章 讨论

1.糖尿病抑郁的西医认识

2.中医对于糖尿病抑郁的认识

3.糖尿病抑郁大鼠模型制作评价

4.检测指标的选择

5.针刺调节糖尿病抑郁大鼠的血糖及情绪的作用

6.针刺对糖尿病抑郁大鼠昼夜节律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

第四章 结论

第五章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文献综述: 近五年针刺在生物节律中的应用研究概况

附件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实验应用行为学观察、时间生物学研究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研究糖尿病抑郁大鼠的血糖-HPA轴-情绪昼夜节律的改变特点,并且探讨针刺对Per1mRNA、Per2mRNA的基因表达的影响,揭示针刺调节糖尿病抑郁的血糖-HPA轴-情绪昼夜节律紊乱的相关分子生物机理。
  方法:
  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糖尿病组、糖尿病抑郁组及针刺组,每组8只。空白组给予普通喂养;糖尿病组给予高脂喂养及STZ试剂腹腔注射造模;糖尿病抑郁组给予高脂喂养、STZ试剂腹腔注射及慢性应激造糖尿病抑郁模型;针刺组在糖尿病抑郁组造模基础上针刺后三里、三阴交及百会穴,留针15分钟,连续治疗7天。针刺治疗后,采用股动脉取血及断颈取脑法取出各组大鼠的血清及下丘脑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皮质醇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大鼠SCN内的的per1mRNA、per2mRNA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检测。
  结果:
  1.糖尿病组血糖及情绪:(1)与空白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的血糖值升高(P<0.05),旷场实验数据值下降(P<0.05)。(2)与空白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的24小时内的血糖谷峰值差异大(P<0.05);且其24小时内的血糖值及旷场实验数据的峰值出现时间延后。
  2.糖尿病抑郁组血糖及情绪:(1)与空白组大鼠及糖尿病组大鼠比较,糖尿病抑郁组大鼠的血糖值升高(P<0.05),旷场实验数据值下降(P<0.05)。(2)与空白组比较,糖尿病抑郁组大鼠24小时内血糖的谷峰值差异大(P<0.05),糖尿病抑郁组大鼠24小时内的血糖峰值出现时间延后,其24小时内的旷场实验数据值改变趋势与空白组大鼠相反。
  3.针刺组血糖及情绪:(1)与糖尿病抑郁组比较,针刺组大鼠的血糖值下降(P<0.05),其旷场实验数据值上升(P<0.05)。(2)针刺组大鼠的血糖谷峰值差异大(P<0.05),针刺组大鼠血糖值的次高峰与次低谷的出现时间与空白组相同,其峰谷值出现时间有向空白组移位的趋势,且10:00-22:00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大鼠旷场实验数据与空白组均呈现双峰双谷的节律变化。
  4.各组的皮质醇水平:与空白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糖尿病抑郁组大鼠及针刺组大鼠的皮质醇水平升高(P<0.05);且三组的皮质醇比较:糖尿病抑郁组>糖尿病组>针刺组(P<0.05)。
  5.各组的Per1mRNA、Per2mRAN基因表达:与空白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糖尿病抑郁组大鼠及针刺组大鼠的Per2mRNA的表达量升高(P<0.05);与糖尿病抑郁组及糖尿病组大鼠比较,针刺组大鼠的Per2mRNA的表达量下降;各组大鼠的Per1mRNA的表达量比较:空白组<针刺组<糖尿病组<糖尿病抑郁组(P>0.05)。
  结论:
  1、针刺具有改善糖尿病抑郁大鼠的血糖、抑郁情绪及调节其血糖、情绪节律的作用。
  2、针刺具有降低糖尿病抑郁大鼠的皮质醇水平的作用。
  3、针刺具有调节糖尿病抑郁大鼠的Per2mRNA的表达的作用;针刺可能是通过调节Per2mRNA基因的表达,从而调节血糖及情绪节律紊乱,以治疗糖尿病抑郁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