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刺跷脉对失眠大鼠自发活动昼夜节律及海马内5-HT1A、5-HT2A受体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6h】

针刺跷脉对失眠大鼠自发活动昼夜节律及海马内5-HT1A、5-HT2A受体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效应观察

4.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实验结果

1. PCPA造模前后SD大鼠一般状态

2. PCPA造模前后SD大鼠自发活动昼夜节律变化

3. 针刺跷脉对SD大鼠自发活动昼夜节律的影响

4. 针刺跷脉对SD大鼠海马中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技术路线图

讨论

1. 中医学对失眠的认识

2.跷脉理论的内容

3.跷脉针刺治疗失眠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4. 选穴依据及补泻原则

5. 失眠动物模型制作和检测

6.西医学对失眠的认识

7.西医学对睡眠机制的研究概况

8. 针刺跷脉促进失眠大鼠自发活动昼夜节律的恢复

9. 针刺跷脉治疗失眠在大鼠海马中5-HT1AR、5-HT2AR之间的内在机制

结论

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综述: 针灸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附件2:试验检测图

附件3:实验相关照片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借助PCPA失眠动物模型,观察正常和失眠SD大鼠自发活动昼夜节律特征,以及针刺跷脉后自发活动昼夜节律的调整和变化;观察失眠大鼠海马内5-HT1A、5-HT2A受体mRNA及蛋白表达的改变,评价针刺跷脉对失眠大鼠的治疗作用,以探讨其内在作用机制,为针刺跷脉治疗失眠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1.将30只雄性SD大鼠驯化与L:D(12:12)光暗同步后,利用动物自发活动自动记录及节律分析系统和美国CLOCKLAB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自动检测和记录自发活动昼夜节律。然后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每组10只。2.对模型组和针刺组SD大鼠,运用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混悬液的方法,复制失眠模型。观察造模前后自发活动昼夜节律的改变。3.造模后,每日早上8:00-10:00,对空白组及模型组给予抓放固定、不针刺干预,对针刺组给予抓放固定、针刺“申脉”、“照海”干预,1次/天,20min/次,连续1周,观察针刺跷脉对自发活动昼夜节律的影响。4.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海马内5-HT1A、5-HT2A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5.应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内5-HT1A、5-HT2A受体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1.在L:D(12:12)驯化稳定后,SD大鼠自发活动均表现出近似昼夜节律。模型组与针刺组在PCPA造模后,表现出明显的自发活动昼夜节律紊乱,休息期活动量明显增加,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针刺跷脉对针刺组大鼠自发活动昼夜节律具有调整作用,休息期活动量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造模后,模型组大鼠海马中5-HT1A受体mRNA相对表达值减少,5-HT2A受体mRNA相对表达值增加,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针刺治疗后,针刺组大鼠海马中5-HT1A受体mRNA相对表达值增加,5-HT2A受体mRNA相对表达值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5.造模后,模型组大鼠海马中5-HT1A受体蛋白的表达水平减少,5-HT2A受体蛋白的表达水平增加,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6.针刺治疗后,针刺组大鼠海马中5-HT1A受体蛋白的表达水平增加,5-HT2A受体蛋白的表达水平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PCPA造模后失眠SD大鼠一般状态表现异常,自发活动昼夜节律紊乱,休息期活动量明显增加。2.针刺跷脉可以使失眠SD大鼠自发活动昼夜节律恢复其规律性,休息期活动量相对减少,睡眠逐渐恢复正常。3.针刺跷脉可以使失眠SD大鼠海马中5-HT1A受体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5-HT2A受体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这可能是针刺跷脉治疗失眠的内在作用机制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