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非瓣膜病房颤出血中低危患者PCI术后的中西医结合抗栓治疗疗效观察
【6h】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非瓣膜病房颤出血中低危患者PCI术后的中西医结合抗栓治疗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益心通痹合剂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栓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非瓣膜病房颤出血中低危患者PCI术后(CHADS2评分等于2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纳入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持续性或永久性非瓣膜性房颤中具有中低危出血风险且行PCI手术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9人、对照组29人。治疗组予以益心通痹合剂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12个月,对照组予以“三联”抗栓治疗(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6月,之后给予华法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至疗程满12个月,入组患者其他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相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满1月、3月、6月及1年四个时间段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各临床症状积分、不良反应等,并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
  1.疗效性评价:
  (1)就缺血性卒中、支架内血栓等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益心通痹合剂治疗组与华法林治疗组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益心通痹合剂治疗组较华法林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与单症状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安全性评价:
  益心通痹合剂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且出血风险较华法林治疗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根据此次实验结果对比分析显示,中西医结合抗栓治疗:益心通痹合剂+双联抗血小板抗栓治疗方案与华法林+双联抗血小板抗栓治疗方案比较,缺血性卒中、支架内血栓等终点事件无明显差别。就患者不良反应、出血风险而言,益心通痹合剂治疗组低于华法林治疗组,就治疗效果而言前者较后者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综上所述,对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非瓣膜病房颤出血中低危患者PCI术后(CHADS2评分≥2分)的患者,益心通痹合剂联合双抗抗栓治疗对于预防栓塞事件、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