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分清别浊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伤食泻的临床观察
【6h】

分清别浊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伤食泻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1.小儿腹泻的流行病学

2.小儿腹泻的西医治疗概况

3.小儿推拿治疗腹泻疗效确切

临床研究

1. 受试者来源

2. 小儿伤食泻受试者的选择

3. 研究方法

4. 研究结果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小儿泄泻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小儿腹泻的认识

3. 导师对本病的认识

4. 小儿推拿治疗小儿泄泻的临床研究

5. 分清别浊法治疗小儿伤食型泄泻分析

6. 关于本试验的疗效分析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小儿伤食泻临床观察表

附件二:随机数字表

附件三:操作图片示例

附件四:综述: 小儿腹泻的中西医治法研究

附件五: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清别浊小儿推拿法对于小儿伤食泻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治疗小儿伤食泻提供一种特色鲜明、易于推广的推拿处方。
  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案,全部患儿均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门诊及病房,选择符合小儿伤食泻诊断及纳入标准的72例患儿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受试者随机分为推拿组36例,药物组36例。两组均进行临床宣教,推拿组采用分清别浊法组方进行推拿治疗;药物组予以口服蒙脱石散。3天为一个疗程,分别在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结果:
  1.两组受试者基线(性别、年龄、喂养方式、病程)一致,分组均衡,具有可比性。
  2.组内对比:2个疗程结束后,两组证候总积分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主症大便次数、性状积分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推拿组与药物组均可改善小儿伤食泻;次症积分对比,推拿组与药物组对于饮食、面色、小便量、精神状态、腹痛腹胀的改善均有效,表现为证候积分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拿组在口渴及呕吐方面治疗后明显好转,表现为证候积分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在口渴及呕吐方面治疗后无明显变化,表现为证候积分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组间对比:2个疗程治疗后,证候总积分,推拿组低于药物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总体疗效推拿组优于药物组;两组在改善主症大便次数、性状方面,次症小便量、精神状态积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推拿组与药物组在改善上诉症状方面疗效相当;在次症饮食、口渴、面色、呕吐次数、腹痛腹胀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推拿组的疗效优于药物组。
  结论:
  1.分清别浊推拿法与蒙脱石散治疗小儿伤食泻均有较好的疗效。
  2.分清别浊小儿推拿法在治疗小儿伤食泻上,总体疗效优于蒙脱石散。
  3.分清别浊小儿推拿法,重点突出,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