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药粉末饮片质量评价示范性研究
【6h】

中药粉末饮片质量评价示范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缩略词表

引言

1 中药粉末饮片应用历史悠久,符合中医药基本理论

2 中药粉末饮片临床应用广泛,市场需求量大

3 中药粉末饮片面临系列问题,亟需建立系统的质量控制体系

4 中药粉末饮片质量鉴别技术分析

5 课题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第一部分 植物药川贝母粉末饮片的鉴别评价示范性研究

1.1 仪器与试药

1.2 常规检查

1.3 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1.4 含量测定

1.5扫描电镜鉴别比较研究

1.6 电子舌分析研究

1.7 DNA分子技术鉴别研究

1.8 差示热分析比较研究

1.9 红外光谱法鉴别研究

1.10 太赫兹光谱研究

1.11 川贝母粉的质量标准提升草案

1.12 植物药川贝母粉末饮片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并推广应用

1.13小结

第二部分 矿物药朱砂粉末饮片的鉴别评价示范性研究

2.1 仪器与试药

2.2 样品的收集

2.3 性状检查

2.4 理化鉴别

2.5 铁盐检测

2.6 含量测定

2.7 显微鉴别

2.8 色素检查

2.9 ICP-MS 测定朱砂粉末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

2.10 朱砂粉末饮片质量标准提升草案

2.11 矿物药朱砂粉末饮片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并推广应用

2.12 小结

讨论

1. 中药粉末饮片扬传统饮片之长,质量隐患令人担忧

2. 植物类中药川贝母粉末饮片的质量标准评价体系的建立研究

3. 矿物类中药朱砂粉末饮片的质量标准评价体系的建立研究

结论

1. 植物药川贝母粉末饮片的质量标准评价研究

2. 矿物药朱砂粉末饮片的质量标准评价研究

创新点

问题与展望

1. 增加动物类中药粉末饮片的研究

2. 继续开展市场抽查验证研究

3. 加强“净制”中药研究,避免中药粉末饮片微生物和重金属限度超标

4. 完善多基原中药粉末的质量评价研究

5. 控制最低检测限增加检测灵敏度和可靠性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1 川贝母的研究进展分析

综述2 中药饮片质量常见问题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指出:“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其中所述之“散”,既为剂型,又为饮片,即中药粉末饮片。中药粉末饮片既可用以制备其他制剂,也可直接用开水或药汤送服或者与它药同煎,具有提高有效利用率、节省药材资源、配伍灵活、可避免别人辨认出自己所用的药物而导致处方外泄等特点而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有效成分水溶性差或者受热后对有效成分有一定影响的药物,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中药的质量严重影响中医疗效,古人感叹“膏丹丸散,神仙难辨”,中药粉末饮片质量的判断和监管更为困难,随着粉末饮片愈来愈受消费者欢迎,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如何监管与保障其质量是关键,亟需建立系统的质量评价体系,以保证中药粉末饮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课题选择常以粉末形式入药的植物类中药川贝母和矿物类中药朱砂为代表对中药粉末饮片的质量评价展开示范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植物类中药川贝母粉末饮片鉴别评价示范性研究
  贵细药材川贝母为重要的植物类中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属于川产道地药材,已被列入国家三级保护植物范围,其市场价格较为昂贵,掺假掺伪现象最为常见,为了充分节约资源、充分发挥药材的利用率,临床上常将川贝母打粉入药,但川贝母经粉碎制成中药粉末饮片后掺假掺伪现象更为严重,鉴别难度大,但目前尚无可鉴别其掺伪的标准,故本论文选择川贝母为植物类中药代表,展开植物类中药粉末饮片质量评价研究。根据文献和市场调查发现,最常出现将浙贝母、平贝母打粉冒用为川贝母粉,且川贝母中主要含有大量淀粉,市场上很可能出现在川贝母粉末中掺加淀粉、面粉、糊精等杂质的现象,鉴别川贝母粉中掺假掺伪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川贝母粉末基原较多,市场上最常选用价格相对便宜的炉贝母品种打粉,本论文通过在炉贝母粉末中加入糊精、滑石粉、淀粉、面粉、硬脂酸镁、木屑、泥土、米粉、浙贝母、平贝母粉末等模拟制备市场可能的掺假品,采用常规检查、扫描电镜、电子舌技术、差示扫描量热法、DNA分子技术、红外光谱技术、太赫兹等技术展开系列研究,以期探索与寻找适宜于鉴别中药川贝母粉末饮片的技术,建立最为便捷的、适用于鉴别川贝母粉末的质量评价方法,探索其他相关适宜于中药粉末鉴别的技术和手段,为植物类中药粉末饮片的质量评价提供思路和参考。
  试验中,首先通过常规检查可鉴别部分掺假品;采用扫描电镜进行鉴别,掺假品与川贝母粉末相比有各自鉴别特征,可以通过鉴别特征进行区分;采用电子舌获取各样品传感器响应值并进行PCA分析、DFA判别因子分析、SQC数据统计分析,可实现将川贝母粉末及掺伪品味觉特征客观化,从而对他们鉴别区分;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对川贝母粉末及掺假品进行特征峰识别研究,并进行了模式识别评价,红外光谱技术在鉴别中药川贝母粉末饮片掺假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采用DNA分子技术鉴别川贝母粉末及掺假品,体现DNA分子技术的精确性,但只要含有川贝母的样品,都呈现相似的条带,故《中国药典》规定的DNA分子鉴别方法可以用于不同品种样品的鉴别,但如果用于鉴定川贝母粉末饮片中掺加未知假品物质,存在一定的难度;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鉴别川贝母粉末及掺假物,结果表明,不同川贝母掺伪品的焓变值差异明显,可以鉴别不同掺伪品,尤其是浙贝母掺伪品与川贝母的焓变值差异最大,DSC是一种快效的鉴别川贝母粉末方法;首次引入太赫兹技术用于中药粉末的鉴别,进行了模式识别技术评价分析,太赫兹技术适宜于中药粉末饮片的鉴别研究。
  通过研究,建立了川贝母粉末的质量标准提升草案,在川贝母饮片的质量要求的基础上,将水分和总灰分的要求在川贝母饮片质量要求的基础上有提高,水分要求不得过9.0%,总灰分要求提高至不得过3.0%,建议增加红外光谱鉴别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的鉴别,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首先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快速初步鉴别,存在质疑者,可结合川贝母粉末质量标准提升草案的其他方法进行验证确定。太赫兹、电子舌等技术和手段亦适合用于植物类中药粉末饮片的质量评价研究,在深入探讨研究其他植物类中药粉末饮片的质量时可以引用太赫兹和电子舌技术。
  最后,建立了以川贝母粉末为代表的植物粉末饮片的质量评价模型,制定了快速、直接地鉴别检查粉末样品的程序,并推广应用于鉴别三七等粉末饮片。
  2.矿物类中药朱砂粉末饮片的鉴别评价示范性研究
  中国矿物药在世界医药学上独树一帜,朱砂为常用的矿物药之一,常打粉或水飞直接服用,也可作为药物或者辅料用于丸剂包衣,具有毒性,但常出现假品、伪品,严重影响朱砂粉末的安全和有效性。
  本论文选择朱砂作为矿物药代表展开矿物类中药粉末饮片质量评价研究,根据矿物药常用的鉴别方式,通过采用性状检查、理化鉴别、铁盐检测、显微鉴别、色素检查、ICP-MS等方法与技术进行鉴别。结果发现,朱砂粉末比川贝母粉末易于鉴别,根据药典对朱砂规定的性状、理化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可溶性汞盐测定可基本鉴别朱砂粉末的真伪,在矿物类中药粉末饮片的鉴别中,建议仍采用理化性质、含量测定为主体,同时增加更为形象、客观、快速的显微鉴别方法。而有样品通过药典的一系列检查,均符合要求,而根据ICP-MS测定,Cd和Pb含量偏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矿物药粉末中更可能掺加其他矿石等含重金属类杂质,通过研究,建立了朱砂粉末质量标准提升草案,建议增加Cd、Pb、Cu、As等重金属和有害元素的测定、显微鉴别和色素鉴别,以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为矿物类中药粉末饮片的质量评价研究提供参考。最后建立了以朱砂为代表的矿物类粉末饮片的质量评价模型,制定了快速鉴别检查矿物类粉末样品的系列程序,并推广应用于鉴别龙骨等粉末饮片。
  综上,本文以川贝母和朱砂为代表开展植物药和矿物药质量评价的示范性研究,建立了川贝母粉末和朱砂粉末的质量标准提升草案和质量评价模型,为其质量控制提供思路与参考;首次将太赫兹技术引用于中药粉末饮片的鉴别评价中,并验证其科学性。下一步将继续开展动物类中药质量评价研究,以期探索中药粉末饮片的质量评价方法,为监管部门提供参考,杜绝掺假掺伪,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前瞻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