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元素含量梯度法的地球化学异常识别研究
【6h】

基于元素含量梯度法的地球化学异常识别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引言

第2章分形理论

第3章梯度理论

第4章基于元素含量梯度法的地球化学异常识别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异常”概念在地质学中并不陌生,如地球物理异常和地球化学异常一直是进行矿产预测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工作区的采样和数据处理,能够根据异常下限值迅速获得大量的异常区,其中有强异常区、中弱异常区和弱异常区。哪些异常应作为重点进行地球化学详查是能否取得较好找矿效果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我国西部复杂的地质地貌区,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对大片地球化学异常区进行分解,缩小异常面积,寻找异常浓集中心,以实现提高找矿效率的目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上异常浓集中心是以异常下限值的1~2倍圈出的区域。在具体处理过程中,倍数的选取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取值偏小,会增大找矿工作量;取值偏大,则很可能会漏掉一些有价值的异常。因此,需要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法圈定异常浓集中心。 为了更有效的圈定异常浓集中心,本文采用分形插值原理绘出分形插值曲面图,并结合研究区域的地质特征,引入了Hausdorff测度下的梯度计算方法,即含量梯度法对恒星错工作区1∶50000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进行处理,通过求梯度值圈定异常浓集中心。从实际效果来看,该方法圈定的异常范围客观而全面地反映了恒星错地区的矿化范围,因此含量梯度法是实用的而有效的,在国土资源大调查中大比例尺地球化学异常圈定工作中值得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