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包界地区须家河组储层建模及综合评价
【6h】

包界地区须家河组储层建模及综合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引言

1.1选题的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储层建模研究现状

1.2.2国内储层建模研究现状

1.3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思路

1.4主要研究成果

第2章研究区概况

2.1工区地理位置

2.2构造特征

2.3勘探情况简介

2.4开发简介

第3章基础地质特征

3.1地层特征

3.1.1地层基本特征

3.1.2须家河组岩性特征

3.2沉积微相

3.2.1沉积相标志分析

3.2.2测井相分析

3.2.3岩相古地理演化

第4章建模工区物性特征及储层下限确定

4.1.取芯物性特征

4.1.1孔隙度特征

4.1.2渗透率特征

4.1.3含水饱和度特征

4.2孔渗关系

4.3孔隙结构特征

4.4储层下限研究

4.4.1最小储集喉道半径估算

4.4.2储层下限在压汞毛管压力曲线特征上的体现

4.4.3储层下限在气—水毛管压力曲线特征上的体现

4.4.4储层下限在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的体现

4.4.5利用测试成果验证储层下限

4.4.6包界地区须家河组储层下限

第5章储层建模

5.1储层建模概述

5.1.1确定性建模

5.1.2随机性建模

5.1.3储层数学建模的原理

5.2储层建模主要步骤

5.3构造模型的建立

5.4沉积相建模

5.5储层参数模型建立

5.5.1参数模型的实现

5.5.2参数模型的优选

第6章储层综合评价

6.1储量丰度和储量计算

6.2储层非均质性评价

6.2.1层内非均质性

6.2.2层间非均质性

6.2.3平面非均质性

6.3综合评价

6.3.1评价参数的选取

6.3.2单项参数分值计算

6.3.3确定各项参数的权系数

6.3.4储层综合评价结果

6.4有利区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储层地质建模是从三维角度对储层进行定量的研究,其核心是对井间储层进行多学科综合一体化、三维定量化及可视化的预测。包界地区须家河组气藏展示了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为了加快勘探开发进程,本论文对包界地区须家河组气藏进行了三维地质建模以及有利区预测,以期对气藏的下一步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包界地区须家河组属于致密低渗砂岩气藏,为了划分有效储层,进行储层建模和有利区预测,首先对储层下限进行了研究。在对包界须家河组气藏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计算了最小孔喉半径,结合毛管压力曲线和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确定了储层下限取值,并且利用测试资料验证了储层下限的合理性。 油气藏描述的核心内容是储层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而油藏地质模型的核心是储层地质模型,即储层属性的三维分布模型。建立储层地质模型是当前油气藏描述中的热门和重点。本论文通过大量研究,在对包界须家河组气藏的地质特征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建立了包界气藏的静态和动态数据库,然后结合包界须家河组气藏的地质特征,利用随机模拟技术,建立了符合地质特征的气藏构造模型、地层模型、沉积微相模型、有效厚度模型以及十三个小层的储层三维物性参数模型(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由于沉积微相控制了砂体的形态和空间展布特征,进而影响储集空间类型,因此在建立储层三维空间参数模型过程中用“相控”作为约束,以使储层三维参数空间展布更符合储层的地质特征。 对实现的模型进行优选,在此基础上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首先计算了整个气藏的储量丰度和地质储量,然后对整个储层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设计了最佳开发井位。 通过储层建模研究,对包界须家河组储层砂体展布及储层三维参数的空间展布特征有了清晰的认识,为气藏勘探开发方案的制订提供了可靠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