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塔河油田12区奥陶系油藏储层识别研究
【6h】

塔河油田12区奥陶系油藏储层识别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作为中石化西北分公司2008年的建产主力区块的塔河油田12 区奥陶系油藏属于超深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集层非均质性严重,油藏开发难度极大。目前该区还处于开发初期,开发方案还没有完全执行,奥陶系油藏储层特征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开展储层识别及评价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岩芯、录井、测井、物性等资料为基础,研究裂缝型、裂缝-孔洞型和洞穴型等不同类型储集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对储层参数计算有重影响的孔隙度测井资料进行标准化之后,根据工区储层的实际岩石成分建立岩性模型,选取合理岩石骨架成分并确定其测井响应参数,利用FORWARD测井处理评价软件中的多矿物模型程序对各个单井进行处理,计算岩石成分和有效孔隙度;在单井剖面划分储集层,按照储集性对划分的储集层进行分类,结合动态生产资料研究储集层与产能的相关性;研究储层岩溶发育特征,总结储层分布规律;利用已完钻井的各种资料,借鉴前人总结的油水层识别解释经验,分析不同含流体类型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和录井显示特征,运用统计方法提出油水层的判别标志。研究结果表明储集层基岩块孔隙度很低,储集空间主要为裂缝、次生溶蚀孔洞和大型洞穴。在单井剖面上有裂缝型、裂缝-孔洞型和洞穴型三种类型储集层。按储集性能的优劣储集层可以分为Ⅰ、Ⅱ、Ⅲ三种类型,Ⅰ类储层孔、洞、缝均发育,储集性能优越,可获得产能高且较稳定的工业油气流;Ⅱ类储层裂缝和溶蚀孔洞发育,储集性能较好,进行改造后也可获得较高的产能;Ⅲ类储层孔、洞、缝均不发育,物性储集性能差,进行储层改造后有可能获得一定的产能。工区内储集层主要分布在距离T74风化剥蚀面以下0~120m范围内,并以0~80m范围最为发育,而120m以下欠发育。油层与水层大致以100Ω·m为界限,少数油层点电阻小于100Ω·m,少数水层电阻点大于100Ω·m。

著录项

  • 作者

    刘强;

  •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
  • 学科 油气田开发地质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陆正元,邓礼正;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P618.130.21;
  • 关键词

    塔河油田; 奥陶系; 油藏储集层; 储集层识别;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