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6h】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古往今来,工程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反映了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成果。当社会发展进入工程时代,人类通过系统、有组织的创造性工程活动实现了对现实世界的物质改造和实践,工程活动成为人类经济生活和社会活动的主体。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工程活动必然涉及到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乃至人与环境的关系,对这些关系的研究和规范可以促进工程活动的健康发展,促进工程行业的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活动中各种现象和问题开展基于伦理关系和行为的研究。
   随着人类工程实践的不断深入,工程活动主体的关系愈发复杂,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发展与社会对其期望和要求间的差距逐渐增大,同时工程本身对社会和环境的负面影响也呈增长趋势。作为工程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管理的主体——工程技术人员对于工程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他们的行为会对社会和环境起到怎样的影响,成为日益受到关注的焦点问题。此时,工程中的伦理研究从单纯的职业行为和规范拓展为社会伦理和环境伦理领域。
   作为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伦理教育在世界各国先后推广开来。本文以工程伦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为线索,结合国内外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情况基础上,客观评价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优势和特点,分析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主客体、教育方法和手段、效果评价等方面分析存在的具体问题;从观念、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教育体系三个方面分析制约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从现有的教育资源和社会文化背景下,以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模式创新促进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
   本文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的工程伦理教育应当建立“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从战略高度认识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提供思想保障;科学、规范教育体系,提供基础性保障;创造良好条件,提供发展保障三个方面对我国发展工程伦理教育提出应对方案,培养符合中国国情的专业化、职业化、面向国际化的工程技术人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